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9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所述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包括信号发射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其中,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发送端、信号接收电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单线协议接口发送数据,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信号接收电路发送第三电平信号;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接收端及单线协议接口连接,在接收到第三电平信号时,通过单线协议接口接收数据。通过在单线协议接口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机外单线通信电路,而不是将单线协议接口直接通过I/O接口与控制器连接,在实现机外单线通信的同时避免了因为静电或高压导致芯片损坏。

External single line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分体式产品往往通过pogopin连接器实现通信(例如蓝牙耳机及其充电座),或者通过特殊的机外端子实现通信(例如音频3.5mm的端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分体式产品ID的原因或者机外端子自身的限制,希望用一个引脚实现单线通信。目前使用一个引脚实现单线通信的方法可以使用单线通信协议,如1-Wire协议,但是1-wire协议本身是基于GPIO(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通用型输入输出)实现的,当遇到静电或者高压时容易对芯片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线通信容易因为静电或高压导致芯片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信号发射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其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发送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向机外设备发送数据,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发送第三电平信号;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的接收端及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接收所述机外设备发送的数据。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开关单元及分压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及所述分压单元连接,所述分压单元分别与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及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分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连接。优选地,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及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控制器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优选地,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为4段式音频端子。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电路通过音频接口与所述4段式音频端子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机外单线通信电路。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音频设备。本技术通过在机外单线通信电路中设置信号发射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其中,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发送端、信号接收电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在接收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发送数据,在接收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信号接收电路发送第三电平信号;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控制器的接收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在接收到第三电平信号时,通过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接收数据。通过在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机外单线通信电路,而不是将单线协议接口直接通过I/O接口与控制器连接,在实现机外单线通信的同时避免了因为静电或高压导致芯片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机外单线通信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是本技术机外单线通信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信号发射电路LINK_RX控制器的接收端200信号接收电路LINK_TX控制器的发送端110开关单元LINK_DET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120分压单元Q1~Q2第一三极管至第二三极管VCC电源R1~R5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信号发射电路100及信号接收电路200;其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100,分别与电源VCC、控制器(图未示)的发送端LINK_TX、所述信号接收电路200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LINK_DET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LINK_TX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LINK_DET向机外设备发送数据,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LINK_TX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所述信号接收电路200发送第三电平信号;所述信号接收电路200,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其中,/n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发送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单线协议接口向机外设备发送数据,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发送第三电平信号;/n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的接收端及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接收所述机外设备发送的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电路及信号接收电路;其中,
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的发送端、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及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一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单线协议接口向机外设备发送数据,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发送的第二电平信号时,向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发送第三电平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的接收端及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接收所述机外设备发送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开关单元及分压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及所述分压单元连接,所述分压单元分别与所述机外设备的单线协议接口及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分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外单线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员梁智聪余克球李嘉伦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