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9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属于经编机技术领域,包括床身和驱动机构,所述床身的上端设有下连杆、下摆轴、下摆臂、上连杆、上摆臂、上摆轴和第二扇形板,第二扇形板上设有若干个呈扇形分布的第二梳栉,第二扇形板的下方设有相对设置的前脱圈板和后脱圈板,所述前脱圈板和后脱圈板的上端均设有与第二梳栉相配合的舌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0.5mm到6mm隔距的特定织物需求,简化了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的成圈机械结构,提高了机器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

A Raschel type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small spacing and double needl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
本技术涉及经编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
技术介绍
拉舍尔经编机以织物牵拉方向与针杆平面呈140°以上夹角为结构特点的一类经编机。常用来编织窗帘、台布、床罩、毛毯、花边饰带、妇女内外衣、渔网、包装袋等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的经编针织物。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配置有两列相对面又相互平行的脱圈板和针床,它可以在各针床上单独编织成圈,然后用局部或全部连接的方式生产出具有与单针床不同风格和不同花纹效应的织物,这些织物在妇女内衣、汽车内饰以及各种产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的成圈结构如附图3所述,后连杆1和前连杆8分别与床身内部两套连杆机构相连,高摆臂7一端固定在高摆轴6上,可带动高摆轴6旋转摆动,小摆臂5一端固定在高摆轴6上,可随高摆轴6旋转摆动,另一端与小轴4固定,小轴4安装在第一扇形板2内,第一扇形板2可绕小轴4旋转摆动,第一梳栉3根据机器具体配置有6-8把,安装在第一扇形板2的导向座内。上述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为了适应多种原料和产品用途的需要,其前脱圈板和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包括床身(20)和安装在床身(20)下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20)的上端设有下连杆(9)、下摆轴(10)、下摆臂(11)、上连杆(12)、上摆臂(13)、上摆轴(14)和第二扇形板(15),所述下连杆(9)的下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连杆(9)的上端与下摆臂(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轴(10)和床身(20)连接且下摆臂(11)的中部套设在下摆轴(10)上,所述下摆轴(10)的另一端与上连杆(1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12)的上端与上摆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摆轴(14)与床身(20)转动连接且上摆臂(13)的另一端与上摆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隔距双针床拉舍尔型经编机,包括床身(20)和安装在床身(20)下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20)的上端设有下连杆(9)、下摆轴(10)、下摆臂(11)、上连杆(12)、上摆臂(13)、上摆轴(14)和第二扇形板(15),所述下连杆(9)的下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连杆(9)的上端与下摆臂(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轴(10)和床身(20)连接且下摆臂(11)的中部套设在下摆轴(10)上,所述下摆轴(10)的另一端与上连杆(1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12)的上端与上摆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摆轴(14)与床身(20)转动连接且上摆臂(13)的另一端与上摆轴(1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毓林苏小平李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