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8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绕组、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所述聚酯纤维绕组位于混纺纱线的轴心,所述聚酯纤维绕组的边侧贴合缠绕有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和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与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为交错设置,所述棉麻纤维丝与所述羊毛纤维丝结合处的外侧嵌合有六根所述竹炭纤维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以聚酯纤维绕组为轴心缠绕,将棉麻纤维丝、羊毛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松紧适当的结合在聚酯纤维绕组边侧并结合为一体,这样构成的混纺纱线具备了聚酯纤维的柔韧性、棉麻纤维的保暖特性和竹炭纤维的透气杀菌性能。

A kind of blended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线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具体为一种混纺纱线。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纱线原料包括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这些纤维的特性互不相同,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其适合接触皮肤但是保暖性能差,棉麻纤维和羊毛纤维保暖性极佳,但是抗褶皱性能差,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但是其保暖和吸水性能差。目前单一的纤维已经不能满足服装面料要求的保暖、透气和抗褶皱的性能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混纺,在目前的混纺纱线中,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的结构和分布也会影响纱线的性能,如果比例和结构不适当也会致使这类纱线制成的面料易变形、弹性差,因此目前的混纺纱线存在下列问题:1、目前的混纺纱线中各种基础纱线的配比使用不合理,导致其弹性、吸水和保暖性能差;2、目前的混纺纱线中棉麻纤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竹炭纤维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绕组(1)位于混纺纱线的轴心,所述聚酯纤维绕组(1)的边侧贴合缠绕有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2)和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3),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2)与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3)为交错设置,所述棉麻纤维丝(2)与所述羊毛纤维丝(3)结合处的外侧嵌合有六根所述竹炭纤维丝(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绕组(1)、棉麻纤维丝(2)、羊毛纤维丝(3)和竹炭纤维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绕组(1)位于混纺纱线的轴心,所述聚酯纤维绕组(1)的边侧贴合缠绕有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2)和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3),三根所述棉麻纤维丝(2)与三根所述羊毛纤维丝(3)为交错设置,所述棉麻纤维丝(2)与所述羊毛纤维丝(3)结合处的外侧嵌合有六根所述竹炭纤维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绕组(1)包含第一聚酯纤维丝(1001)、第二聚酯纤维丝(1002)、第三聚酯纤维丝(1003)和第四聚酯纤维丝(1004),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丝(1001)和所述第二聚酯纤维丝(1002)互相缠绕构成第一绕合线(101),所述第三聚酯纤维丝(1003)和所述第四聚酯纤维丝(1004)互相缠绕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明姚冬明钱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聚鑫花式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