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269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纺丝液的贮液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贮液池连接以使得纺丝液表面形成气泡的通气机构、与所述贮液池连接的高压供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贮液池一侧且接地以与所述贮液池之间形成电场的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为呈螺旋状的金属弹簧,于所述接收机构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金属弹簧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通过在贮液池的一侧设置有接收机构,该接收机构呈螺旋状的金属弹簧,于金属弹簧的高度方向上,其自下而上直径逐层递减且与喷丝头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纤维在电场的作用下从螺旋状的接收机构的最外侧向最里侧逐层跃进,最终堆积形成具有较为立体的纤维膜。

Bubble spinning device for prepar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属于静电纺丝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高孔隙率、纳米到微米级孔尺寸、高透气性等特点,当前静电纺丝技术已经成为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技术,在医疗卫生、过滤材料、能源材料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单针静电纺丝技术仍具有纺丝速度慢、产量低等缺点。气泡静电纺丝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制备纳米纤维的纺丝装置,这种装置经过加入气体改变液面的表面张力,装置内部为可导电的的锥形铜管,外部为不导电的聚合物。液面是覆盖与锥形铜管顶端。在高压静电的作用下,溶液内部气泡由中间向外部扩散至喷丝头边缘受电场力拉伸形成泰勒锥,当电压施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形成无数泰勒锥,纤维的产量比单针静电纺产量较高,但此装置纺丝时产生的射流角度较大,难以控制。研究发现,传统的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大多为平板收集或者滚筒收集,纤维大多呈平铺型无序二维堆集结构,其结构较大地限制了纤维膜的应用,如应用于生物支架、组织工程、太阳能电池等材料时,三维立体结构的纤维膜较二维纤维膜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与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纺丝液的贮液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贮液池连接以使得纺丝液表面形成气泡的通气机构、与所述贮液池连接的高压供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贮液池一侧且接地以与所述贮液池之间形成电场的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为呈螺旋状的金属弹簧,于所述接收机构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金属弹簧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纺丝液的贮液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贮液池连接以使得纺丝液表面形成气泡的通气机构、与所述贮液池连接的高压供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贮液池一侧且接地以与所述贮液池之间形成电场的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为呈螺旋状的金属弹簧,于所述接收机构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金属弹簧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簧包括若干个弹簧圈,于所述接收机构的高度方向上,每两个相邻所述弹簧圈之间的直径差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差范围为5-30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所述弹簧圈之间的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三维结构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纺丝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机构远离所述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静徐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