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262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1
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该工装包括辅助阴极杆、阳极导电座、绝缘螺母、辅助阴极绝缘座及铝基燃料管;辅助阴极绝缘座与阳极导电座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中部为通孔;所述的阳极导电座为圆锥形结构,中部为通孔;辅助阴极杆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铝基燃料管与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的右端与绝缘螺母紧固;绝缘螺母连接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开有通槽。

An anodizing device for aluminum based fue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氧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铝基燃料管,一般采用硫酸阳极氧化的技术,在燃料管内、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燃料管的防腐蚀性能。采用现行的工装对燃料管氧化处理,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工装与燃料管表面接触部位存在较大的未氧化区域,影响了燃料管的防腐蚀性能与外观质量;(2)由于管腔内部表面与外表面电流分布、氧化溶液存在差异,氧化后的燃料管内、外表面氧化膜厚度差异>5μm,导致内外表面导热性能存在差异;(3)燃料管内腔表面需要借助溶液循环实现阳极氧化,工装比较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工装的设计,解决细长管阳极氧化中出现了非氧化面积较大、管内外表面氧化膜厚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保证燃料管内、外表面氧化膜厚度差异<1μm。并通过对工装的设计,在不采用溶液循环的条件下,实现管腔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交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工装,该工装包括辅助阴极杆、阳极导电座、绝缘螺母、辅助阴极绝缘座及铝基燃料管;辅助阴极绝缘座与阳极导电座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中部为通孔;所述的阳极导电座为圆锥形结构,中部为通孔;辅助阴极杆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铝基燃料管与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的右端与绝缘螺母紧固;绝缘螺母连接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开有通槽。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每隔120°开有通槽。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每隔120°开有5mm*8mm的通槽。所述通槽起保证辅助阴极杆居中与绝缘的作用。所述的阳极导电座沿周向均匀开有用于排气与溶液交换的排气槽。阳极导电座具有一定的锥度,锥尖部位插入铝基燃料管管口内部,锥底在铝基燃料管管口外侧。辅助阴极杆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绝缘螺母紧固。绝缘螺母通过辅助阴极杆的螺纹拧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绝缘螺母通过辅助阴极杆的螺纹拧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保证辅助阴极杆居中与绝缘。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1)专利技术的工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不采用溶液过滤的情况下通过氧化产生的气体的搅拌作用就能实现溶液交换。(2)采用该工装获得的氧化膜层的厚度均匀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燃料管在堆内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辅助阴极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阳极导电座示意图;图中:辅助阴极杆1、阳极导电座2、绝缘螺母3、辅助阴极绝缘座4、铝基燃料管5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该工装包括辅助阴极杆1、阳极导电座2、绝缘螺母3、辅助阴极绝缘座4及铝基燃料管5;如图1所示,辅助阴极绝缘座4与阳极导电座2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5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4中部为通孔,外侧周向每隔120°开宽*深为5mm*8mm的通槽。起保证辅助阴极杆1居中与绝缘的作用。所述的阳极导电座2为圆锥形结构,沿周向均匀开有用于排气与溶液交换的排气槽,中部为通孔,阳极导电座2具有一定的锥度,锥尖部位插入铝基燃料管5管口内部,锥底在铝基燃料管5管口外侧。如图2所示,辅助阴极杆1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4,铝基燃料管5与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1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绝缘螺母3紧固。绝缘螺母3通过辅助阴极杆1的螺纹拧入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内,保证辅助阴极杆1居中与绝缘。所述的辅助阴极杆1为铝合金或钛合金材质;所述的阳极导电座2为铝合金或钛合金材质;所述的绝缘螺母3由聚氯乙烯等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辅助阴极绝缘座4由聚氯乙烯等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对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工装的设计,解决细长管阳极氧化中出现了非氧化面积较大、管内外表面氧化膜厚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保证燃料管内、外表面氧化膜厚度差异<1μm。并通过对工装的设计,在不采用溶液循环的条件下,实现管腔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交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工装,该工装包括辅助阴极杆、阳极导电座、绝缘螺母、辅助阴极绝缘座及铝基燃料管;辅助阴极绝缘座与阳极导电座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中部为通孔;所述的阳极导电座为圆锥形结构,中部为通孔;辅助阴极杆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铝基燃料管与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的右端与绝缘螺母紧固;绝缘螺母连接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开有通槽。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每隔120°开有通槽。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外侧周向每隔120°开有5mm*8mm的通槽。所述通槽起保证辅助阴极杆居中与绝缘的作用。所述的阳极导电座沿周向均匀开有用于排气与溶液交换的排气槽。阳极导电座具有一定的锥度,锥尖部位插入铝基燃料管管口内部,锥底在铝基燃料管管口外侧。辅助阴极杆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绝缘螺母紧固。绝缘螺母通过辅助阴极杆的螺纹拧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绝缘螺母通过辅助阴极杆的螺纹拧入阳极导电座的中心通孔内,保证辅助阴极杆居中与绝缘。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1)专利技术的工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不采用溶液过滤的情况下通过氧化产生的气体的搅拌作用就能实现溶液交换。(2)采用该工装获得的氧化膜层的厚度均匀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燃料管在堆内的安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阴极杆(1)、阳极导电座(2)、绝缘螺母(3)、辅助阴极绝缘座(4)及铝基燃料管(5);/n辅助阴极绝缘座(4)与阳极导电座(2)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5)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4)中部为通孔;所述的阳极导电座(2)为圆锥形结构,中部为通孔;/n辅助阴极杆(1)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4),铝基燃料管(5)及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1)的右端与绝缘螺母(3)紧固;绝缘螺母(3)连接入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阴极杆(1)、阳极导电座(2)、绝缘螺母(3)、辅助阴极绝缘座(4)及铝基燃料管(5);
辅助阴极绝缘座(4)与阳极导电座(2)分别位于铝基燃料管(5)的左端与右端,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4)中部为通孔;所述的阳极导电座(2)为圆锥形结构,中部为通孔;
辅助阴极杆(1)为“L”型结构,其依次穿过辅助阴极绝缘座(4),铝基燃料管(5)及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辅助阴极杆(1)的右端与绝缘螺母(3)紧固;绝缘螺母(3)连接入阳极导电座(2)的中心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4)外侧周向开有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阴极绝缘座(4)外侧周向每隔120°开有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基燃料管阳极氧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宁郧勤武蔡振方钱跃庆姬鹏波聂皓皇泽中王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