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容器结构,由一热水容器和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组成,热水容器具有壁壁上开有一通孔和装有一溢水接管,该接管具有一与壁上通孔对准的管孔,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具有一阀杆,阀杆的一部分放置于接管管孔中,而且与该管孔互连在一起,以便装在该容器壁上,这种热水容器的改进的特征是:所说的接管管孔中具有一轴向定位机构,所说的阀杆的所说部分上也具有轴向定位机构,可把该阀杆部分沿轴向一直推入到该接管管孔中的预定位置,在这里两个轴向定位机构配合即将该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与溢水接管互连起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专利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新的热水容器的结构及其新的部件,以及制造它们的新方法。2.现有技术众所周知,热水容器结构是由一热水容器和一个燃料控制阀门单元所组成。容器壁上开有一孔并在其上装有一溢水接管,该管的孔道与壁上的孔是对准的。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具有一阀杆,杆的一部分位于溢水接管的孔道内,同时它还与孔道机构互连,以便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安装在容器壁上。阀杆的一部分上加工出外螺纹,因而能用转动控制阀门装置的方法将这部分拧进具有内螺纹的溢水接管孔内。专利技术综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热水容器结构,在这种热水容器中其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阀杆的一部分可只需沿轴向推入到热水容器壁上的溢水接管的孔道之中、直到到达它的预定位置就可把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与溢水接管互连在一起。特别是,现有技术的把燃料控制阀门单元装配到热水容器接管上的方法需要把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阀杆的一部分拧入具有内螺纹的接管孔道之中,这种装配方法不仅费时制作成本高,而且还可能为了相对于热水容器壁进行合适的旋转定位而过度地扭转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但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利用在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阀杆部分上和溢水接管中的轴向定位机构,只要相对于溢水接管沿轴向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向里推,即可很容易地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装配到热水容器上。这样的装配操作将不仅相当经常有效,而且还可以允许预先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与热水容器的燃烧器相互连接并一起进行试验,然后再作为一个独立装置安装到热水容器上,因为它不需要用早先知道的装配方法那样跟接着再相对于热水容器旋拧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由一热水容器和一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组成。前者的壁上开有一个通孔并装有一个孔道与该壁上通孔对准的溢水接管。后者具有一阀杆,阀杆的一部分置放于溢水接管的孔道之中并与孔道互连,以便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装在容器壁上,溢水接管的孔道中具有轴向定位机构,阀杆的相应部位上也具有一相应的轴向定位机构。这样可一直把阀杆沿轴向推入到溢水接管孔道中的预定位置。在这里,两者的轴向定位机构联合作用即可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与溢水接管互连在一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如上面或下文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一些新颖特征的新型热水容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制作这样的热水容器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新方法具有一些如同在上面或以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这样的热水容器结构提供一种新的部件,新部件应具有一些如同在上面或以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为热水容器结构提供一种制造这样的新部件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上面或下文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用途和优点可从阅读本说明而了解,阅读可参考附图进行。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局部示意图,部分地采用了剖面图的方式,它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热水容器的结构。图2是一个类似于图1的示意图,它以分解的方式图示出了在燃料控制阀门单元装配到热水容器之前的情形。图3是一个放大了的局部剖面图,它图示出了图1中燃料控制阀门单元与热水容器的装配关系,部分地采用了剖面的形式。图4是一个与图3类似的示意图,它图示出了在最初装配进图1的热水容器溢水接管之前本专利技术的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情况。图5是图4所示的部件的一个分解透视图。图6与图4类似,它图示出了从热水容器溢水接管孔道卸下之后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情况,或者一个即将装入现场被修理的热水容器孔道中的替换用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情况。图7是一个沿图6的7-7线剖开的局部横剖面图。图8是沿图7中8-8线剖开的剖面图。较好的实施例的说明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各特征在下面被图示和描述成特别适于提供一种具有一些特殊配置的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和热水容器的热水容器结构,但应理解,在制作其他类型的热水容器结构时,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点可按需要单个的或把一些特点联合起来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只限于图示的实施例装置,因为该附图仅仅是被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广泛用途中的一种。现在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热水容器结构总地用标号20表示,它包括一个热水容器21和一个溢水接管24。前者的壁22上开有一通孔23,后者装在壁22上并有一通孔,一般用标号25表示,这一通孔应布置得与壁22上的开孔23对准。热水容器还包括一个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这个单元具有一个阀杆27,如图3所示,它的一部分28放置于溢水接管24的孔道25中而且与孔道25互连,以便装在壁22上,这样,整个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也就装在壁22之上。溢水接管的孔道25在图4中最清楚地画出,它包含一个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独特的阀杆套筒29。它是一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或管子,具有两个相对着的端30和31,而且还有一个外表面32和内表面33。阀杆套筒29和31端具有一加工出外螺纹的外表面32,这种螺纹适于拧进溢水接管24的具有内螺纹的孔道35之中。这样便可如图示那样与壁22连接。阀杆套筒29在端30处有一内斜面36与它的内表面33相接,而内表面33又被两环形槽37和38所间断,这两个环形槽相互间有一距离。环形槽38内以常见的O形环密封方式放置了一个O形环密封件39,为了密封,O形环39的一部分通常是在径向向里延伸,超过内表面33,这一点在下面将会说明。对于溢于接管24的孔道25来说,阀杆套筒29中的环形槽37则是一个定位机构、现赋给它一个标号40以便在下面好根据情况或者称为接管24的孔道25的轴向定位机构40,或者称为阀杆套筒的轴向定位机构40。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阀杆27的端41是按行业中常见的方式,采用螺栓43紧固在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外壳42上。它从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向外伸展的部分28具有一光滑的圆筒形的外表面44,该外表面具有相对着的两端45和46,而部分28内有一阶梯孔道47通过其中并形成一个具有内螺纹的部分48,一个惯常的棒管式温度传感单元50的外螺纹部分49被拧在其中,以便按通常方式根据温度来操纵燃料控制阀门单元。当把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的阀杆27的部分28按下文所述方法置于溢水接管24的孔道25中时,检测单元50的加大端51就被置于热水容器的贮水腔52中,温度则由这个加大端51所检测。燃料控制阀门单元的工作是行业中大家都熟知的。例如可参看卡奇卡(Katchka)等的美国专利4,872,830号,本专利引用了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因此对控制热水容器加热的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的工作的进一步描述就不需要了。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的阀杆27上的部分28被环形槽53所间断。一个开口的金属弹性挡环54的内部以行业中常见的方式置于环形槽53中,使环54的外沿部分54通过其自然弹性正常地在径向上向外伸展超出阀杆部分28的外表面44。但是环54适于被推压、向里嵌入槽53中,使环54的外周边54′与阀杆部分28的表面44齐平,就象在下面所表明的那样,虽然环54的自然弹力趋向于使环54向外扩张到图4所示的正常状态。在那里环54的外周边54′正伸展到阀杆部分28的外表面44之外。环54就是阀杆部分上的一个轴向定位机构,这里也给它一个标号55,以便在下文中被称为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的阀杆部分的轴向定位机构50。燃料控制阀门单元26的阀杆部分28在端45处具有一对凸台56,彼此间隔180度,而且适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R·卡特卡,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肖控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