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环境设计构筑、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而其通常的对象为一定场地内的单位。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建筑项目都会由专案经理和建筑师负责统筹,由各级的承建商、分判商、工程顾问、工料测量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专业人士)负责监督。现有技术中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候人工刷防锈油或者不刷防锈油,不够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候人工刷防锈油或者不刷防锈油,不够方便实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2),且位于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2)和位于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2)的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相对的两个第一轴承(2)内均套接有第一转轴(3),且两个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均卡接有旋转体(4),左边的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5),并且第一从动齿轮(5)的正面与第一电机组(6)输出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组(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7),且电机支架(7)的右侧面与支架(1)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所述支架(1)的背面安装有辅助支撑板(25),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2),且位于左侧的两个第一轴承(2)和位于右侧的两个第一轴承(2)的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相对的两个第一轴承(2)内均套接有第一转轴(3),且两个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均卡接有旋转体(4),左边的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5),并且第一从动齿轮(5)的正面与第一电机组(6)输出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组(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7),且电机支架(7)的右侧面与支架(1)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1)的背面安装有辅助支撑板(25),所述辅助支撑板(25)的正面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正面固定连接防锈油添加斗(8)的背面,所述防锈油添加斗(8)位于旋转体(4)正上方,所述防锈油添加斗(8)的下表面设置有精滤过滤棉(9),所述防锈油添加斗(8)的右侧面通过伸缩组件(17)与支架(1)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锈油添加斗(8)的左侧面与凸轮(10)的右侧面搭接,所述凸轮(10)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12),且两个第二轴承(12)分别安装在辅助支撑板(25)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第二转轴(11)远离辅助支撑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第二电机组(14)的输出端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组(14)的正面与辅助支撑板(2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加油口(22),所述加油口(22)位于防锈油添加斗(8)的上方,所述支架(1)的下表面与防锈油添加斗(8)的相对位置开设有出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筋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李秀芹,李有会,
申请(专利权)人:张峰,李秀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