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收卷机构、进气盒和出气管,基板上端面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互并列设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收卷机构,第二安装座远离第一安装座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盒,收卷机构上缠绕有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本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将出气管的出气端与中心轴连通,中心轴设置成中空,中心轴输出端连接进气盒,进气盒与进气管连接,使得出气管在收卷的过程中只有出气端随之收卷,不易造成出气管缠绕,不会出现出气管缠绕打结的问题。
A winder of air outlet pipe for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属于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中以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使用最为广泛,传统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均配置有出气管收卷装置,但是传统的出气管收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气端随着出气端收卷经常发生出气管缠绕打结的问题,导致出气不畅,对此需要设计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收卷机构、进气盒和出气管,所述基板上端面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互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第二安装座远离第一安装座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盒,所述收卷机构上缠绕有出气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板规格一致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安装座一侧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呈圆环状设置,所述转轮的外环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转轮靠近第一安装座一侧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远离第一安装座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盒,所述中心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中心轴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管与中心轴内腔连通设置,所述转动盒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转动盒远离中心轴一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内腔开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盒内部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内设置有转动盒,所述进气槽与转动盒相适配设计,所述进气盒远离第二安装座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转动盒内腔连通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远离第一安装座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座、两个挡板、第二安装座和进气盒与转动盒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中心轴与两个挡板固定套装,所述中心轴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缠绕在中心轴上且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轴通过连接管与出气管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具有出气管不易打结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相比较而言,本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将出气管的出气端与中心轴连通,中心轴设置成中空,中心轴输出端连接进气盒,进气盒与进气管连接,使得出气管在收卷的过程中只有出气端随之收卷,不易造成出气管缠绕,不会出现出气管缠绕打结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收卷机构和进气盒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收卷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2、第一安装座;3、第二安装座;4、收卷机构;5、进气盒;6、出气管;41、挡板;42、转轮;43、中心轴;44、转动盒;45、连接管;46、通孔;51、进气槽;52、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包括基板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收卷机构4、进气盒5和出气管6,所述基板1上端面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相互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收卷机构4,所述第二安装座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盒5,所述收卷机构4上缠绕有出气管6。其中,所述收卷机构4包括挡板41,所述挡板4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板41规格一致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一侧设置有转轮42,所述转轮42呈圆环状设置,所述转轮42的外环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转轮42靠近第一安装座2一侧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43。其中,所述中心轴4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盒44,所述中心轴43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5,所述中心轴43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管45与中心轴43内腔连通设置,所述转动盒44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转动盒44远离中心轴43一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内腔开设有通孔46。其中,所述进气盒5内部开设有进气槽51,所述进气槽51内设置有转动盒44,所述进气槽51与转动盒44相适配设计,所述进气盒5远离第二安装座3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52,所述进气管52与转动盒44内腔连通设置。其中,所述中心轴4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座2、两个挡板41、第二安装座3和进气盒5与转动盒44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中心轴43与两个挡板41固定套装,所述中心轴43通过连接管45与出气管6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6缠绕在中心轴43上且设置在两个挡板41之间。其中,所述中心轴43通过连接管45与出气管6固定连接。具体的,首先将连接管45与出气管6连通,进气管52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通,本技术使用时,转动转轮42,也就带动中心轴43和转动盒44转动,在中心轴43转动的过程中,出气管6慢慢拉出,并将出气管6的出气端与外接气路连通,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流通过进气管52和通孔46到达转动盒44内,然后进入中心轴43,最终通过连接管45进入到出气管6中,整个气流不会因为中心轴43是否转动和改变,出气管6伴随中心轴43的转动,一圈一圈的缠绕在中心轴43上以及两个挡板41之间,不会由于出气管6的进气端散乱转动导致出气管6缠绕打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收卷机构(4)、进气盒(5)和出气管(6),所述基板(1)上端面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相互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收卷机构(4),所述第二安装座(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盒(5),所述收卷机构(4)上缠绕有出气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收卷机构(4)、进气盒(5)和出气管(6),所述基板(1)上端面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相互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收卷机构(4),所述第二安装座(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盒(5),所述收卷机构(4)上缠绕有出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4)包括挡板(41),所述挡板(4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板(41)规格一致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一侧设置有转轮(42),所述转轮(42)呈圆环状设置,所述转轮(42)的外环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转轮(42)靠近第一安装座(2)一侧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出气管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3)远离第一安装座(2)一端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炎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辰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