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永胜专利>正文

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71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包括铜爪、塑料转轴、密封圈、弹片、塑料底壳、塑料上盖,所述铜爪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槽口,所述铜爪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道爪件,所述塑料转轴的驱动端设置有组合凸块,所述塑料转轴的侧边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槽口,所述弹片的顶部弯折为L形结构,所述弹片的底部弯折为曲型结构,所述曲型结构呈交错式V性开口从而形成第一弯折端和第二弯折端,所述塑料底壳的拐角处就均设置有L型槽口。本申请结构简单,作业方便,可以增加导电铜爪和弹片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开关的安全性。

A plastic rotating shaft of rotary switch for increasing creepage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
本技术涉及电器类
,具体是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
技术介绍
旋转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器开关,可实现不同档位的输出。现有技术中的多档位旋转开关主要由导电的动触片和静触片之间的配合实现电路通断、以及动触片与不同静触片的配合实现换挡。现有技术中,动触片依靠压缩弹簧实现动触片与静触片之间的紧密接触,且通过压缩弹簧、滚球以及多个凹槽实现档位定位。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滚球等零件导致开关整体结构复杂,零件较多而导致装配不便。同时动触片在转动换挡过程中可能会同时连接两个静触片而导致不良后果,可靠性差。旋转开关因爬电距离不够而经常产生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包括铜爪、塑料转轴、密封圈、弹片、塑料底壳、塑料上盖,所述铜爪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槽口,所述铜爪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道爪件,所述塑料转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包括铜爪(1)、塑料转轴(2)、密封圈(3)、弹片(4)、塑料底壳(5)、塑料上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爪(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槽口(11),所述铜爪(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道爪件(12),所述塑料转轴(2)的驱动端设置有组合凸块(21),所述塑料转轴(2)的侧边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槽口(22),所述弹片(4)的顶部弯折为L形结构(41),所述弹片(4)的底部弯折为曲型结构(42),所述曲型结构(42)呈交错式V性开口从而形成第一弯折端(43)和第二弯折端(44),所述塑料底壳(5)的拐角处就均设置有L型槽口(51),所述塑料底壳(5)的拐角处还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包括铜爪(1)、塑料转轴(2)、密封圈(3)、弹片(4)、塑料底壳(5)、塑料上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爪(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槽口(11),所述铜爪(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道爪件(12),所述塑料转轴(2)的驱动端设置有组合凸块(21),所述塑料转轴(2)的侧边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槽口(22),所述弹片(4)的顶部弯折为L形结构(41),所述弹片(4)的底部弯折为曲型结构(42),所述曲型结构(42)呈交错式V性开口从而形成第一弯折端(43)和第二弯折端(44),所述塑料底壳(5)的拐角处就均设置有L型槽口(51),所述塑料底壳(5)的拐角处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2)和第二定位块(53),所述组合凸块(21)的轴心位置设置中轴凸块(23),所述塑料底壳(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线衔接孔(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加爬电距离的旋转开关塑料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爪(1)通过中间位置的固定槽口(11)嵌合安装在组合凸块(21)上,所述爪件(12)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叶永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