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62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履带式爬楼装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履带行走组件,所述履带行走组件包括轮架,所述轮架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若干个承重轮,所述主动轮由电动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承重轮、从动轮以及主动轮之间经由履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两侧的履带行走组件分别由电动马达驱动,可实现差速运动,保证在狭小的空间也能有最大的机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爬楼效果。

Driv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crawler climb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常碰到施工地点没有电梯的情况,碰到该种状况时,常常需要将负载安装在爬楼装置上。然而,现有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通常结构复杂,在狭窄的环境工作时机动性较差,进而影响爬楼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机动性较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履带式爬楼装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履带行走组件,所述履带行走组件包括轮架,所述轮架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若干个承重轮,所述主动轮由电动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承重轮、从动轮以及主动轮之间经由履带连接。进一步的,若干个承重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并排分布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位于轮架的后端,从动轮位于轮架的前端,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与承重轮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轮位于承重轮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位于轮架的前端,从动轮位于轮架的后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承重轮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有用以安装负载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固定架,所述底座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滑板,所述底座滑板与底座固定架构成横向滑动副。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固定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形成横向通槽;左右两端的底座滑板分别插设在横向通槽的两端口,底座滑板与横向通槽沿横向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在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排沿纵向间隔均布的锁紧孔组,所述锁紧孔组包括若干个竖向贯穿的锁紧孔;所述底座滑板插入到横向通槽的一端设有与若干个锁紧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横向长槽,所述横向长槽与锁紧孔之间贯穿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位于下侧固定板下方的锁紧螺母相螺接,以锁紧底座滑板与固定板。进一步的,两块固定板的纵向两端之间分别经由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配合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履带采用橡胶履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两侧的履带行走组件分别由电动马达驱动,可实现差速运动,保证在狭小的空间也能有最大的机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爬楼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履带行走组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底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底座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中:1-机架;2-履带行走组件;3-轮架;4-电动马达;5-主动轮;6-从动轮;7-承重轮;8-履带;9-底座;10-底座固定架;11-底座滑板;12-固定板;13-锁紧孔;14-横向长槽;15-地坪研磨机;16-横向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以履带式爬楼运输装置所要运输的负载为地坪研磨机为例。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履带式爬楼装置的机架1,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履带行走组件2,所述履带行走组件2包括轮架3,所述轮架3上安装有主动轮5、从动轮6以及若干个承重轮7,所述主动轮5由电动马达4驱动旋转,所述承重轮7、从动轮6以及主动轮5之间经由履带8连接。两侧的履带行走组件分别由电动马达驱动,当两个电动马达的输出速度不一致时,即可实现两个履带实现差速运动,即可方便在狭窄空间中进行转弯灯运动,保证在狭小的空间也能有最大的机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爬楼效果。本实施例中,三个承重轮7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并排分布在主动轮5与从动轮6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5位于轮架3的后端,从动轮6位于轮架3的前端,所述从动轮6的轴线与承重轮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轮5位于承重轮7的上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履带8采用现有的橡胶履带。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马达4安装在轮架3的后端。实施例二:如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述主动轮5位于轮架3的前端,从动轮6位于轮架3的后端,所述主动轮5和从动轮6均位于承重轮7的上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有用以安装地坪研磨机15的底座9,所述底座9包括底座固定架10,所述底座固定架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底座滑板11,所述底座滑板11与底座固定架10构成横向滑动副。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固定架10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块固定板12,两块固定板12之间形成横向通槽16;左右两端的底座滑板11分别插设在横向通槽16的两端口,底座滑板11与横向通槽16沿横向滑动配合。底座滑板11与底座固定架10滑动配合,方便调节整个底座的宽度,可用于放置宽度不同的研磨机,使用方便、灵活性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2在横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排沿纵向间隔均布的锁紧孔组,所述锁紧孔组包括若干个竖向贯穿的锁紧孔13;所述底座滑板11插入到横向通槽16的一端设有与若干个锁紧孔13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横向长槽14,所述横向长槽14与锁紧孔13之间贯穿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位于下侧固定板下方的锁紧螺母相螺接,以锁紧底座滑板与固定板,以将固定板与底座滑板锁紧。底座滑板上由于开设横向长槽,以便于底座滑板伸缩后进行锁紧固定。本实施例中,两块固定板12的纵向两端之间分别经由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配合锁紧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马达4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内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履带式爬楼装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履带行走组件,所述履带行走组件包括轮架,所述轮架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若干个承重轮,所述主动轮由电动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承重轮、从动轮以及主动轮之间经由履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履带式爬楼装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履带行走组件,所述履带行走组件包括轮架,所述轮架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若干个承重轮,所述主动轮由电动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承重轮、从动轮以及主动轮之间经由履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承重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并排分布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位于轮架的后端,从动轮位于轮架的前端,所述从动轮的轴线与承重轮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轮位于承重轮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位于轮架的前端,从动轮位于轮架的后端,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承重轮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履带式爬楼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有用以安装负载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固定架,所述底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铂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