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51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涉及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包括模拟墙和壳体,壳体固定安装在万向轮上,壳体上“L”杆套接在承重架内,承重架下表面两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承重架上表面两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转轴、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第三安装架的内表面内开设有滑槽;模拟墙包括第一层模拟墙、第二层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第一层模拟墙固定设置在承重杆上,且第一层模拟墙后表面通过卡块和滑槽滑动配合,第二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支撑杆上,第三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装置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也降低了实训的危险性。

Teaching simulation wall of network generic cab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
本技术涉及教学器材
,涉及一种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建设,对具有综合布线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学生的实习实验,是综合布线课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大高校走出了一条综合布线实习实验教学的新路子。首先是对传统教学时间安排的突破,在学院现行的教学计划中,实习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时间安排表上被凸显出来。其次是建立本课程的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使学生有个能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对综合布线有个更具体化的认识,从而培养学习兴趣。传统综合布线实验室内的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的上层结构较高,实训时,分到上层实训模拟墙学生,往往会需要爬到上层骑在实训墙上模拟实验,这无疑会给学生的实验安全带来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实训模拟墙单面墙面积较大,而实验室面积有限,如果不采用多层设计的话,很难同时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同时还能存放在实验室。另一方面,传统实训模拟墙,采用多层设计,也会带来另一个巨大的问题,实训中3-6个同学共同在一面实验墙上实训,而一整个墙通常由6个小的实验墙组成,这就意味着18-36个学生同时挤在几个平方的面积上一起实验,实验效果得不到保证。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包括模拟墙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万向轮上,所述壳体包括“L”杆、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三安装架、转轴、第二伸缩杆、支撑杆和承重架;所述“L”杆套接在承重架内,所述承重架下表面两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重架上表面两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转轴、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的内表面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模拟墙包括第一层模拟墙、第二层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固定设置在“L”杆上的承重杆上,且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后表面通过卡块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顶端。更进一步的、所述“L”杆包括承重杆、第一伸缩杆和限位块,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合在承重架内的槽体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承重杆内的槽体和“L”杆滑动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上也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所有万向轮的最低位置均在一个平面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倒‘T’型槽,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后侧的卡块和滑槽为滑动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模拟墙和转轴固定连接,且第三层模拟墙的后表面和转轴的外表面相切。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模拟墙、第二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均分为左右两侧,每侧为单独的一个模拟墙,且为对称分布。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一整块模拟墙内的各层模拟墙通过旋转,抽拉等方式,使模拟墙内的小的模拟墙可以分散开来,从而保证实训时,模拟墙的利用率更高,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最上层的模拟墙旋转到和第二层模拟墙的高度相同,从而避免学生的“爬墙操作”,从而降低实训时的危险。当所有的模拟墙展开后,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缩长度调整,从而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将各个模拟墙收回,从而减小模拟墙在实验室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承重架、“L”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万向轮、2-第一层模拟墙、3-第二层模拟墙、4-第三层模拟墙、5-壳体、5-1-“L”杆、5-1-1-承重杆、5-1-2-第一伸缩杆、5-1-3-限位块、5-2-第一安装架、5-3-第二安装架、5-4-转轴、5-5-第三安装架、5-6-第二伸缩杆、5-7-支撑杆、5-8-承重架、5-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包括模拟墙和壳体5,壳体5固定安装在万向轮1上,壳体5包括“L”杆5-1、第一安装架5-2、第二安装架5-3、第三安装架5-5、转轴5-4、第二伸缩杆5-6、支撑杆5-7和承重架5-8;“L”杆5-1套接在承重架5-8内,承重架5-8下表面两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承重架5-8上表面两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7,支撑杆5-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5-2、转轴5-4、第二安装架5-3和第三安装架5-5,第三安装架5-5的内表面内开设有滑槽5-9;模拟墙包括第一层模拟墙2、第二层模拟墙3和第三层模拟墙4,第一层模拟墙2固定设置在“L”杆5-1上的承重杆5-1-1上,且第一层模拟墙2后表面通过卡块和滑槽5-9滑动配合,第二层模拟墙3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5-2和支撑杆5-7上,第三层模拟墙4固定安装在转轴5-4上,转轴5-4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5-7顶端。其中、“L”杆5-1包括承重杆5-1-1、第一伸缩杆5-1-2和限位块5-1-3,第一伸缩杆5-1-2滑动配合在承重架5-8内的槽体上,第一伸缩杆5-1-2的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1-3,第二伸缩杆5-6通过承重杆5-1-1内的槽体和“L”杆5-1滑动配合。承重杆5-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第二伸缩杆5-6上也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且所有万向轮1的最低位置均在一个平面上。滑槽5-9为倒‘T’型槽,第一层模拟墙2后侧的卡块和滑槽5-9为滑动配合。第三层模拟墙4和转轴5-4固定连接,且第三层模拟墙4的后表面和转轴5-4的外表面相切。第一层模拟墙2、第二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4均分为左右两侧,每侧为单独的一个模拟墙,且为对称分布。使用时,主要是调整第一层模拟墙2、第二层模拟墙3和第三层模拟墙4的相对位置。调整第一层模拟墙2的相对位置,先调整第一层模拟墙2两侧相对于第二层模拟墙3的位置,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包括模拟墙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万向轮上,所述壳体包括“L”杆、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三安装架、转轴、第二伸缩杆、支撑杆和承重架;所述“L”杆套接在承重架内,所述承重架下表面两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重架上表面两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转轴、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的内表面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模拟墙包括第一层模拟墙、第二层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固定设置在“L”杆上的承重杆上,且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后表面通过卡块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包括模拟墙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万向轮上,所述壳体包括“L”杆、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三安装架、转轴、第二伸缩杆、支撑杆和承重架;所述“L”杆套接在承重架内,所述承重架下表面两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重架上表面两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转轴、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的内表面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模拟墙包括第一层模拟墙、第二层模拟墙和第三层模拟墙,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固定设置在“L”杆上的承重杆上,且所述第一层模拟墙后表面通过卡块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层模拟墙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杆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模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L”杆包括承重杆、第一伸缩杆和限位块,所述第一伸缩杆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