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2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型热泵热水器,由压缩机,蒸发盘管,风机,电子膨胀阀,冷凝盘管和生活水箱组成常规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其运行状态由智能控制装置调节。智能控制装置采集水箱温度、环境温度、蒸发器进出口温度,根据用户设置的运行参数及选择的智能模式、正常模式、午间模式、谷电模式、午间加谷电模式或即时加热模式进行自动控制调节。当系统在智能模式下运行时,可根据定期存储的用水信息按模糊规则推断出用户用水习惯,从而自动调节水箱设定温度和加热时间,使系统在任何季节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佳工作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热泵热水器性能不稳定和预热时间不足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热泵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按历史数据对用户用水习惯进行模糊判别、自动调节水箱设定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智能型热泵热水器,属于能源类供热及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热水器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热水器产品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其中,电热水器以消耗大量昂贵的电力为代价,不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燃气热水器在使用中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每年因燃气热水器的使用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常规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阴雨天是不能生产热水的,只能依靠电加热来弥补太阳能的不足,从而也存在能源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在一些阴雨天较多的南方地区使用这种热水器并不十分经济。于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热泵循环原理的热水器开始在热水器市场上崭露头角,它是利用蒸发器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能(太阳能、空气或水等),并通过冷凝器将热能释放到水箱中去,从而实现热水的生产。热泵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可全天候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而且实现了能源的低级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常见的热泵热水器采用定时定温工作模式启停热水器加热。然而,热泵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受环境气候和被加热水温的影响,运行性能波动很大。当环境温度降低或被加热水温升高时,热泵的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并且温度过低时,热泵无法工作。所以,常规的控制模式存在明显缺陷系统性能不稳定,性能系数(COP)受环境温度和加热设定温度的影响而波动,环境温度过低或是水箱设定温度过高都会导致COP明显下降。此外,舒适性能无法满足用水要求较高的用户。当水箱水温较低时,如果没有进行预先加热将会造成实际用水时水温偏低。迄今为止尚未检索到涉及此类问题解决方法的相关专利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热泵热水器,用户不但可以设置定时、定温等运行参数,在多种热泵热水器工作模式中进行选择,而且可以选择智能模式由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调节,解决热泵热水器性能不稳定和预热时间不足的问题,提高系统能效比(EER)和舒适性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多种工作模式的智能控制装置来代替常规热泵热水器控制器。用户可按用水需求选择多种工作模式,包括智能模式、正常模式、午间模式、谷电模式、午间加谷电模式和即时加热模式等。当系统在智能模式下运行时,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周期性采集并保存的用户用水信息按模糊规则推断出用户用水习惯,自动调节水箱设定温度和加热时间,使系统在任何季节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佳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控制装置,压缩机,蒸发盘管,风机,电子膨胀阀,冷凝盘管和生活水箱,其中压缩机,蒸发盘管,风机,电子膨胀阀,冷凝盘管和生活水箱组成常规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其运行状态由智能控制装置调节。智能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片外存储器,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模式切换模块,参数设定模块,时钟模块,单片机,D/A转换模块,LCD驱动/显示模块,看门狗模块,中间继电器,风机变频器等。水箱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箱中部,以监测箱内热水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盘管所处的室外空间,以监测环境温度,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和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蒸发盘管的进、出口管上,以监测制冷剂的过热度和蒸发盘管的结霜状况。水箱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度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信号A/D转换模块相连,模式切换模块、参数设定模块、时钟模块、温度信号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控制压缩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控制电子膨胀阀信号的D/A转换模块、控制风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LCD驱动/显示模块、看门狗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同时,片外存储器还与单片机连接,控制压缩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输出端经中间继电器与压缩机相连,控制电子膨胀阀信号的D/A转换模块输出端经中间继电器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控制风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输出端经风机变频器与风机相连,从而控制热泵热水器设备的运行。智能控制装置中的模式切换模块设置多种热水器的工作模式提供选择,包括智能模式、正常模式、午间模式、谷电模式、午间加谷电模式和即时加热模式。当用户不采用智能模式运行时,智能控制装置将按固化的不同加热时段和用户设置的设定温度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各个模式定义如下正常模式,系统全天加热(定时设置缺省)或按用户设定时间进行加热;午间模式,系统只在午间加热生活用水,系统工作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明显;谷电模式,系统只在午夜电价优惠时加热生活用水,经济性能较好;午间加谷电模式,系统分别在午间和午夜电价优惠时加热生活用水,能满足用水量较大的用户,且经济性较好;即时模式,即时加热生活用水,考虑临时用水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装置周期性采集水箱水温,模糊化成用户用水习惯,并把处理结果保存在片外存储器中。当用户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时,智能控制装置依据这些用水信息和实时环境温度信息,通过模糊推理预测当日最佳加热时段和设定温度,提出最优控制方案。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热泵热水器性能不稳定和预热时间不足的问题,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优点。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选用常规控制元器件,成本低廉,因此极具商品化发展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智能控制装置,2为压缩机,3为蒸发盘管,4为风机,5为电子膨胀阀,6为冷凝盘管,7为生活水箱,8为水箱温度传感器,9为环境温度传感器,10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1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装置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装置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智能型热泵热水器由压缩机2,蒸发盘管3,风机4,电子膨胀阀5,冷凝盘管6和生活水箱7组成常规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其运行状态由智能控制装置1调节。水箱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生活水箱7中部,以监测箱内热水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蒸发盘管3所处的室外空间,以监测环境温度,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和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分别设置在蒸发盘管3的进、出口管上,以监测制冷剂的过热度和蒸发盘管3的结霜状况。水箱温度传感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9、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和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均连接到智能控制装置1,智能控制装置1的输出分别与压缩机2、风机4、电子膨胀阀5连接,对它们进行控制。智能控制装置1的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9,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片外存储器26,信号放大模块12,A/D转换模块13,模式切换模块14,参数设定模块15,时钟模块16,单片机17,D/A转换模块18、19、20,LCD驱动/显示模块21,看门狗模块22,中间继电器23、24,风机变频器25等。水箱温度传感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9、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12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13相连,模式切换模块14、参数设定模块15、时钟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热泵热水器,由压缩机(2),蒸发盘管(3),风机(4),电子膨胀阀(5),冷凝盘管(6)和生活水箱(7)组成常规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水器的运行状态由智能控制装置(1)调节,智能控制装置(1)中,水箱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生活水箱(7)中部以监测箱内热水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蒸发盘管(3)所处的室外空间以监测环境温度,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和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分别设置在蒸发盘管(3)的进、出口管上,以监测制冷剂的过热度和蒸发盘管(3)的结霜状况,水箱温度传感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9)、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11)、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12)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13)相连,模式切换模块(14)、参数设定模块(15)、时钟模块(16)、A/D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7)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压缩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18)、控制电子膨胀阀信号的D/A转换模块(19)、控制风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20)、LCD驱动/显示模块(21)、看门狗模块(22)的输入端相连,片外存储器(26)与单片机(17)连接,控制压缩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18)的输出端经一个中间继电器(23)与压缩机(2)相连,控制电子膨胀阀信号的D/A转换模块(19)的输出端经另一个中间继电器(24)与电子膨胀阀(5)相连,控制风机信号的D/A转换模块(20)的输出端经风机变频器(25)与风机(4)相连,从而控制热泵热水器设备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怡陈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