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243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驱动电路板、量子点薄膜和光谱二向色膜,多个光源阵列排布于驱动电路板上,驱动电路板单独寻址驱动每个光源;量子点薄膜设置于光源的出光侧,光源发出第一颜色光,量子点薄膜将第一颜色光转化为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混合形成白光;光谱二向色膜位于量子点薄膜和光源之间,反射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并透射第一颜色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保证了出光效率,同时可以减少量子点薄膜向下散射光线扩散至未被点亮的区域,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中设置白油层反射时导致的未点亮区域色度偏移的问题。

A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量子点薄膜的直接照明背光单元中,量子点薄膜中的红绿量子点材料吸收来自微型LED的蓝光并激发产生红绿光,微型LED的蓝光与红绿光混合形成白色的背光。图1是现有的一种量子点薄膜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背光模组包括驱动电路板11、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1上的多个光源12以及位于光源12出光侧的量子点薄膜13,该背光模组中的驱动电路板11表面还涂有白油层14,光源12发出的蓝光进入量子点薄膜13受激产生红光和绿光,一部分红光和绿光向光源12方向散射,当向下散射的红光和绿光经白油层14时发生反射,即白油层14将红光和绿光向上反射,从而充分利用光源的出光。传统的直下式量子点薄膜背光模组中,每个光源12可单独进行寻址驱动发光,每个光源控制某一单独区域的背光,因此,该背光模组可实现不同尺寸窗口的显示。然而,在采用局部调光技术显示不同尺寸窗口时,该窗口中向下散射的红光和绿光会被白油层14反射至该窗口周边未被点亮的区域,从而使得该未被点亮的区域呈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驱动电路板和量子点薄膜,其特征在于,/n所述多个光源阵列排布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驱动电路板单独寻址驱动每个所述光源;/n所述量子点薄膜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发出第一颜色光,所述量子点薄膜将所述第一颜色光转化为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可混合形成白光;/n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谱二向色膜,所述光谱二向色膜位于所述量子点薄膜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光谱二向色膜根据薄膜干涉原理,反射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并透射所述第一颜色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驱动电路板和量子点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源阵列排布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驱动电路板单独寻址驱动每个所述光源;
所述量子点薄膜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发出第一颜色光,所述量子点薄膜将所述第一颜色光转化为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可混合形成白光;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谱二向色膜,所述光谱二向色膜位于所述量子点薄膜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光谱二向色膜根据薄膜干涉原理,反射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并透射所述第一颜色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二向色膜的膜厚d、折射率n1同时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λ1,λ2,λ3分别为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的波长,n0为所述光谱二向色膜朝向所述量子点薄膜的膜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光谱二向色膜朝向所述光源的膜层的折射率,i为入射光线的入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二向色膜的厚度小于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撑基板,所述支撑基板位于所述量子点薄膜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光谱二向色膜贴附于所述支撑基板朝向或背离所述量子点薄膜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野马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