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40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部模板、侧部模板以及移动支撑架;侧部模板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围绕形成成型腔体;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或所述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通过使移动支撑架沿水平方向移动,以辅助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或者拆卸,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Mold for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材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市场对预制装配式构件的需求逐渐增长,例如需求量逐渐增大,且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多样性也增大,由此用于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生产需求更是与日俱增。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便是其中一种。由于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常常需要与现浇构件连接,所以在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成型过程中通常需预埋钢筋或用于连接钢筋的螺纹套筒。针对有出露钢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目前还没有对应此种构件的模具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以使具有出露钢筋的预制装配式构件能够采用模具浇筑形成。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组装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从而可以降低组装或者拆卸模具机械及人工地劳动力。针对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部模板、侧部模板以及移动支撑架;侧部模板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围绕形成成型腔体;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或所述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移动支撑架包括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的支撑件、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支撑件、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连接杆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支撑件、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连接杆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杆能够伸缩,使得所述侧部模板在倾斜姿态位置和竖直姿态位置之间转换。具体地,所述模具还包括轨道,所述滚轮组件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内。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模板包括多个侧部子模板,所述移动支撑架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支撑架分别与多个所述侧部子模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对拉杆,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部子模板上,所述对拉杆为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模具的顶端和底端。更进一步地,所述侧部子模板包括下侧子模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侧子模板之上的上侧子模板,所述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上侧子模板连接,所述下侧子模板与所述底部模板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侧子模板以及/或者所述下侧子模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成型腔体与外部的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具有支撑面,所述底部模板和所述侧部模板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顶部模板,所述顶部模板位于所述成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顶部模板与所述侧部模板可拆卸地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移动支撑架能够带动侧部模板或者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辅助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或者拆卸,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底部模板;200、端部模板;300、侧部模板;301、侧部子模板;3011、下侧子模板;3012、上侧子模板;302、移动支撑架;3021、连接杆;3022、底板;3023、支撑件;3024、轨道;3025、滚轮组件;400、顶部模板;500、模具底座;600、对拉杆;700、加强筋;800、紧固件;90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5,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可以包括底部模板100、设置于底部模板100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模板200以及连接于两个端部模板200之间的侧部模板300,其中,端部模板200是侧部模板300的一种,只是因为安装位置不同。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可以具有由底部模板100、端部模板200以及侧部模板300围成的成型腔体,该成型腔体用于形成预制装配式构件,其中,侧部模板300设置于底部模板100的侧部,例如位于底部模板100的边缘的外侧,或者位于底部模板100的边缘之上。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底部模板100为矩形结构,其中,模具可以呈六面体结构,但不以此为限,例如模具也可以为圆筒状结构,其中,底部模板100可以为圆形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该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可以包括顶部模板400,顶部模板40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成型腔体的上方,具体地,该顶部模板400可以与端部模板200或者侧部模板300连接,以使成型腔体形成为封闭式结构,例如但不限于,该顶部模板400的边缘可以与端部模板200或者侧部模板300的上端边缘连接。在使用混凝土浇筑预制装配式构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该模具的顶端外溢,可以将顶部模板400组装于成型腔体的上方,例如图1中显示的模具,其顶部为非水平面,例如由左向右该模具的顶端边缘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逐渐减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从竖直高度较低的一端(如图1中右侧)外溢,此种情况下,模具需要设置顶部模板400以防止混凝土从顶端外溢。当然,在模具的顶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安装该顶部模板400,使成型腔体为敞口结构。是否安装顶部模板400,可以依据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动情况而定,若混凝土量较少不会在浇筑过程中溢出,即无需安装顶部模板400,此情况下,模具可以为由底部模板100、端部模板200以及侧部模板300围成的敞口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顶部模板400可以分为多片,即,顶部模板400包括多个顶部子模板,每个顶部子模板都可以与位于其两侧的侧部模板300连接,相邻的顶部子模板依次排列,覆盖成型腔体的上部开口。继续参照图1,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侧部模板300可以为一片,也可以分为多片,换句话说,侧部模板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侧部子模板301,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之间的拼缝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n底部模板(100);/n侧部模板(300),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100)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100)围绕形成成型腔体;以及/n移动支撑架(302),与所述侧部模板(30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300)或所述侧部模板(300)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底部模板(100);
侧部模板(300),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100)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100)围绕形成成型腔体;以及
移动支撑架(302),与所述侧部模板(30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300)或所述侧部模板(300)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架(302)包括与所述侧部模板(300)连接的支撑件(3023)、底板(3022)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3022)与所述支撑件(3023)之间的连接杆(3021),所述支撑件(3023)、所述底板(3022)以及所述连接杆(302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底板(3022)的下部设置有滚轮组件(30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23)、所述底板(3022)以及所述连接杆(3021)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杆(3021)能够伸缩,使得所述侧部模板(300)在倾斜姿态位置和竖直姿态位置之间转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轨道(3024),所述滚轮组件(3025)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3024)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模板(300)包括多个侧部子模板(301),所述移动支撑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华庚严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