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7212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沿光轴按从物体侧到像面侧的顺序,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零光焦度的平行平板、设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间的孔径光阑、以及光成像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较简单初始结构开始不断进行合理的分裂和优化,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最小阻尼二乘法计算得到最好的性能。使用多个偶次非球面,可以实现多种像差的校正工作,从而实现高性能、大孔径的定焦光学系统。

A large aperture focusing optic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定焦距镜头是具有固定焦距长度的镜头,其具有特定的视场角度,在成像过程中光学镜头和成像面保持不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光学设计理论以及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定焦距镜头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安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中。随着定焦距光学系统在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的研究设计已经引起更多的设计人员的深厚兴趣,特别是如今的定焦距光学系统向着更大的孔径、更小的体积、更高成像质量的发展方向。目前安防、车载用的定焦距光学镜头普遍存在这样的缺点:镜头的数值孔径普遍偏小,在设计阶段数值孔径的增加,会导致轴向像差急剧增加,其中尤其对球差、正弦差和位置色差影响较大。本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具体大孔径、像面均匀性好、成像质量高、体积小、易于加工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从简单的初始结构开始,逐渐依次矫正各级像差,对于赛德尔像差较大的结构进行合理的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按从物体侧到像面侧的顺序,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n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n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n具有零光焦度的平行平板(L10)、设置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间的孔径光阑(S19)、以及光成像元件(S20);/n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按从物体侧到像面侧的顺序,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
具有零光焦度的平行平板(L10)、设置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间的孔径光阑(S19)、以及光成像元件(S20);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的表面面型均为偶次非球面面型,使用的材料均为塑胶材料;
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表面面型均为球面面型,使用的材料均为玻璃材料;
所述平行平板(L10)使用的材料均为玻璃材料,透镜表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在一起成为粘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孔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透镜都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第一透镜物侧面(S1)、第一透镜像侧面(S2)、第二透镜物侧面(S3)、第二透镜像侧面(S4)、第三透镜物侧面(S5)、第三透镜像侧面(S6)、第四透镜物侧面(S7)、第四透镜像侧面(S8);第五透镜物侧面(S9)、第五透镜像侧面(S10)、第六透镜物侧面(S11)、第六透镜像侧面(S12)、第七透镜物侧面(S13)、第七透镜像侧面(S14)、第八透镜物侧面(S15)、第八透镜像侧面(S16)、第九透镜物侧面(S17)、第九透镜像侧面(S18);
第一透镜物侧面(S1)为凸向物方的凸面,第一透镜像侧面(S2)为凸向物方的凹面;
第二透镜物侧面(S3)为凸向像方的凹面,第二透镜像侧面(S4)为凸向像方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万涛龚俊强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