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09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包括: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旋转座、电机、镜头本体和偏振镜,将镜头本体放于固定板上,需要调整镜头本体的左右方向时,通过电机对镜头本体的左右方向进行调整。当需要往下调整镜头本体的方向时,通过第一气缸的气杆推动固定板的一侧,使得整个镜头本体的镜头方向往下移动,通过设置偏振镜,能很好地防止光线干扰,且通过第二气缸的气杆推动滑动块,使得整个偏振镜能左右滑动,通过使用偏振镜与镜头本体间隔设置,很好地避免常见的识别镜头由于光线干扰容易出现识别时间长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且解决了目前常见的识别镜头均采用固定安装,无法满足多角度识别,使用范围窄的问题。

An infrared recognition lens against light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
本技术涉及识别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
技术介绍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5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目前,采用红外线作为识别镜头是一种很现有的技术,但是常见的识别镜头由于光线干扰容易出现识别时间长,识别效果差,且目前常见的识别镜头均采用固定安装,无法满足多角度识别,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包括: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旋转座、电机、镜头本体和偏振镜;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面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气杆,所述第一气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一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座连接,所述镜头本体设置于所述旋转座远离所述电机的一面上;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与所述滑动块驱动连接,所述偏振镜与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滑轨的一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镜头本体。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滑槽,且四个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的四个直角处。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面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抵接,每一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连接一固定块。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镜头本体。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凸块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内,另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收紧绳,所述收紧绳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远离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收紧绳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与所述偏振镜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杆为折叠杆,且所述折叠杆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偏振镜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镜头本体放于固定板上,然后镜头朝向固定架设置有偏振镜的方向,当需要使用镜头本体进行红外识别时,需要调整镜头本体的左右方向时,启动电机,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转动,进而对镜头本体的左右方向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当需要往下调整镜头本体的方向时,通过第一气缸的气杆推动固定板的一侧,使得整个镜头本体的镜头方向往下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镜头本体的前方设置一偏振镜,能很好地防止光线干扰,且通过第二气缸的气杆推动滑动块,使得整个偏振镜能左右滑动,也就是说,能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整个偏振镜与整个镜头本体之间的角度。很好地避免常见的识别镜头由于光线干扰容易出现识别时间长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且解决了目前常见的识别镜头均采用固定安装,无法满足多角度识别,使用范围窄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的一方向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的一方向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座的一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包括:固定架100、第一气缸200、第二气缸300、固定板400、旋转座500、电机600、镜头本体700和偏振镜800,所述第一气缸20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00上,所述固定架100上设置有底板110,所述第一气缸20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00上,所述固定架100上设置有底板110,所述第一气缸200的一侧面与所述底板110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气缸200具有第一气杆210,所述第一气杆210远离所述第一气缸200的一端与一连接块22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00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10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40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2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60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00上,所述电机600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座500连接,所述镜头本体700设置于所述旋转座500远离所述电机600的一面上,所述固定架100上还设置有滑轨120,所述滑轨120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30,所述第二气缸300的气杆与所述滑动块130驱动连接,所述偏振镜800与所述滑动块130远离所述滑轨120的一面连接。具体地,将镜头本体700放于固定板400上,然后镜头朝向固定架100设置有偏振镜800的方向,当需要使用镜头本体700进行红外识别时,需要调整镜头本体700的左右方向时,启动电机600,通过电机600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500转动,进而对镜头本体700的左右方向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机600为步进电机600。当需要往下调整镜头本体700的方向时,通过第一气缸200的气杆推动固定板400的一侧,使得整个镜头本体700的镜头方向往下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镜头本体700的前方设置一偏振镜800,能很好地防止光线干扰,且通过第二气缸300的气杆推动滑动块130,使得整个偏振镜800能左右滑动,也就是说,能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整个偏振镜800与整个镜头本体700之间的角度。通过使用偏振镜800与镜头本体700间隔设置,很好地避免常见的识别镜头由于光线干扰容易出现识别时间长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且解决了目前常见的识别镜头均采用固定安装,无法满足多角度识别,使用范围窄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500上开设有放置槽510,所述放置槽510用于放置所述镜头本体700,且所述放置槽51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放置槽510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滑槽511,且四个所述滑槽511分别设置于所述放置槽510的底部的四个直角处,每一所述滑槽511内滑动设置一滑块512,所述滑块512的一面与所述放置槽510的底部抵接,每一所述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旋转座、电机、镜头本体和偏振镜;/n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面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气杆,所述第一气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一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n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座连接,所述镜头本体设置于所述旋转座远离所述电机的一面上;/n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与所述滑动块驱动连接,所述偏振镜与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滑轨的一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旋转座、电机、镜头本体和偏振镜;
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面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气杆,所述第一气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一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座连接,所述镜头本体设置于所述旋转座远离所述电机的一面上;
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与所述滑动块驱动连接,所述偏振镜与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滑轨的一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镜头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滑槽,且四个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的四个直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光线干扰的红外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旗辉杨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浩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