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放大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11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放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放大镜。该光学组件包括一个正透镜和两个负透镜以及隔圈;所述正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直径;所述两个负透镜的凹面分别胶合在所述正透镜的两面,形成哑铃型结构;所述隔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所述隔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所述隔圈内侧卡入所述哑铃型结构的中部。通过将一个正透镜和两个负透镜胶合为哑铃型的形状,避免了各透镜边缘过薄或过厚的问题,利于光学元件的加工成型。将上述组件装配放大镜时时,仅需压装隔圈即可实现装配,避免对光学元件的压迫,装配方便快捷,减轻了装配负担。

An optical component and a magnifying glass using th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放大镜
本技术涉及光学放大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放大镜。
技术介绍
放大镜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一些特殊行业常用的工具,随着光学玻璃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放大镜朝着体系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常用的方式是正透镜两侧胶合两个负透镜的方式。随着放大镜在光学设计上越来越接近理论计算的放大倍数。正透镜出现边缘极薄,负透镜出现边缘极厚的情况,光学部件加工成型困难,整体组装困难,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放大镜部件加工困难,组装困难,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放大镜。该放大镜通过对光学部件的合理设计,在原有尺寸和放大倍率不变的情况下,更易于加工和装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组件,包括一个正透镜和两个负透镜,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隔圈;所述正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直径;所述两个负透镜的凹面分别胶合在所述正透镜的两面,形成哑铃型结构;所述隔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组件,包括一个正透镜和两个负透镜;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隔圈;/n所述正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直径;/n所述两个负透镜的凹面分别胶合在所述正透镜的两面,形成哑铃型结构;/n所述隔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所述隔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n所述隔圈内侧卡入所述哑铃型结构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组件,包括一个正透镜和两个负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圈;
所述正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直径;
所述两个负透镜的凹面分别胶合在所述正透镜的两面,形成哑铃型结构;
所述隔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所述隔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负透镜的直径;
所述隔圈内侧卡入所述哑铃型结构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为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为两个以上隔圈部件拼接成的隔圈。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学组件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卡接后形成镜框孔;
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压装所述隔圈;
所述光学组件压装在所述镜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其张军华闵阳清徐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元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