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背光模组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薄型化背光模组的设计越显突出。对于薄型化背光主要都是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板模组的薄型化发展,主要是在基于导光板不断变薄和光学膜片极致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像。怎样设计出性价比极佳的产品,既要满足产品的薄型化,又具有可量产性,成本还具有极大竞争性的产品成为当今显示行业各竞争对手们的攻克点。目前市场主流的薄型化产品几乎都是按照2.0TLGP+两张或多张光学膜片的设计架构,为了使其组装工艺简化以及成本最优化,单张光学膜片架构的产品也逐渐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然而在使用单张膜片架构的设计中,既要满足产品光学膜片光效利用的最优化,其膜片的雾度必须得一定程度的降低设计来搭配带有微结构设计的导光板组合性架构设计,当光学膜片雾度降低后与微结构导光板组合,再与液晶玻璃匹配,存在导光板微结构与液晶玻璃的像素点设计产生干涉问题,影响显示效果。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光板本体;/n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位于导光板本体上;/n多个微结构,多个所述微结构呈长条状设于所述出光面,且所述微结构的表面设有多个点状结构,多个所述点状结构不规则排布于所述微结构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本体;
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位于导光板本体上;
多个微结构,多个所述微结构呈长条状设于所述出光面,且所述微结构的表面设有多个点状结构,多个所述点状结构不规则排布于所述微结构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结构为凹点结构;和/或,所述点状结构为凸点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结构的尺寸在30um~200u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状结构在所述微结构的表面的排布密度在5%~5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
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所述导光板本体在所述微结构的延伸方向上一侧的侧面;
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背对所述出光面的一面;
所述微结构在延伸方向上的顶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天应,强科文,陈细俊,郭俊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