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11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01
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空心柱、设于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扳头与空心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A kind of spanner for screwing pol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拧极柱帽扳手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拧极柱帽扳手。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助力车的普及,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环保回收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其汇流排采用了直连的焊接方式后,大电流放电特性优势更加明显,逐步得到了广大生产厂家和顾客的青睐。然而在生产时将汇流排及极柱全部浸在环氧胶液中进行密封的工艺,是直连汇流排结构的必要步骤之一,并在封盖后需要将极柱帽拧掉,以便能够将极柱与外接端子焊接在一起。目前此工序没有专用拧极柱帽的工具,都是一些土办法制作的简单扳手,工作时效果不佳,或打滑拧不掉,或被废料堵塞无法继续工作,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其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包括空心柱、设于所述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所述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所述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所述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所述扳头与所述空心柱相连通。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先将扳头套在极柱帽上,然后通过把手转动空心柱及扳头,将极柱帽从端子孔壁上连通工艺胶一起拧下,接着移出扳头,通过推动压杆将扳头内的极柱帽从扳头内孔中顶出。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压杆处于所述空心柱外的一端设有压把,所述压把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的内径。所述压把一方面便于对压杆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限位作用。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空心柱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限程孔,所述压杆上设有限位于所述限程孔内的限程销。所述结构有效地限制了压杆在空心柱内的伸缩范围,确保了其使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压把与所述空心柱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压杆推向扳头一端而顶出极柱帽后的复位,使用更为方便。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限程孔沿所述空心柱轴向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扳头内孔的深度。所述结构确保了压杆具有足够的伸缩范围,来完全顶出扳头内的极柱帽。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空心柱的内径小于极柱帽的内切圆直径。所述结构避免了拧下的极柱帽进入空心柱内,确保顶出极柱帽的过程顺畅进行。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扳头的外径小于所述空心柱的外径。所述结构便于扳头进入端子孔内,进行拧除极柱帽的动作。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把手设于所述空心柱上端侧面。所述把手的设置部位使得整个空心柱便于穿过某些障碍,来进行拧除极柱帽的操作。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把手具有长度不同的两个,分设于所述空心柱的相对侧。所述结构更便于使用者的把持和操作。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空心柱的壁厚为5-8mm。所述壁厚确保了空心柱的结构强度,同时不影响其使用的灵活性。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高效地拧除极柱帽,并顶出废料,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2为图1中扳头A-A向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操作示意图。1-空心柱;2-短把手;3-长把手;4-限程孔;5-扳头;6-压把;7-压杆;8-限程销;9-复位弹簧;10-极柱头;11-端子孔壁;12-极柱帽;13-工艺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包括空心柱1、设于所述空心柱1一端的扳头5、伸缩于所述空心柱1另一端的压杆7、设于所述空心柱7外侧的把手,所述扳头5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所述扳头5与所述空心柱1相连通。由于极柱帽为六角形,所以扳头为六角扳头。具体的,所述压杆7处于所述空心柱1外的一端设有压把6,所述压把6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1的内径。所述压把一方面便于对压杆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限位作用。所述空心柱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限程孔4,所述压杆7上设有限位于所述限程孔4内的限程销8。所述结构有效地限制了压杆在空心柱内的伸缩范围,确保了其使用的稳定性。所述压把6与所述空心柱1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将压杆推向扳头一端而顶出极柱帽后的复位,使用更为方便。所述限程孔4沿所述空心柱1轴向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扳头5内孔的深度。所述结构确保了压杆具有足够的伸缩范围,来完全顶出扳头内的极柱帽。另外,所述空心柱1的内径小于极柱帽的内切圆直径。所述结构避免了拧下的极柱帽进入空心柱内,确保顶出极柱帽的过程顺畅进行。所述扳头5的外径小于所述空心柱1的外径。所述结构便于扳头进入端子孔内,进行拧除极柱帽的动作。进一步的,所述把手2设于所述空心柱1上端侧面。所述把手的设置部位使得整个空心柱便于穿过某些障碍,来进行拧除极柱帽的操作。所述把手具有长度不同的两个,分设于所述空心柱1的相对侧,分别为短把手2和长把手3。所述结构更便于使用者的把持和操作。最后,所述空心柱1的壁厚为5-8mm。所述壁厚确保了空心柱的结构强度,同时不影响其使用的灵活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为:用手握住把手2,将扳头5套在待拧掉的六角形极柱帽12上,并向下压到底,然后通过左右旋转或加轻微晃动两下,即可将极柱帽12连同工艺胶13一起从端子孔壁11上拧除,以露出极柱头10,接着移出扳头5,按压压把6,以使压杆7将扳头5内的废料顶出,松开压把后,压杆7及压把6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设于所述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所述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所述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所述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所述扳头与所述空心柱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拧极柱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设于所述空心柱一端的扳头、伸缩于所述空心柱另一端的压杆、设于所述空心柱外侧的把手,所述扳头的内孔形状配合极柱帽的形状和高度,所述扳头与所述空心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拧极柱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处于所述空心柱外的一端设有压把,所述压把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拧极柱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限程孔,所述压杆上设有限位于所述限程孔内的限程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拧极柱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把与所述空心柱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军章春红李娟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