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抬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抬升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料抬升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在两类及以上流体间热量传递的设备,在暖通、化工、石油等行业大量应用。扁管式散热器因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承压性能好,可用于各种热媒,适用于宾馆、办公楼、学校、住宅等建筑。在生产时一般采用将散热翅片和扁管进行交替组合安装。现有广泛使用的技术是将扁管制成后由人工单独收集,放入周转筐,在使用装配时再依次取用扁管并将需要与扁管进行装配的翅片进行排列,完成装配,此过程基本属于手工操作。一方面装配效率低下,产品一致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扁管很薄又是铝合金制成,因此很软且表面容易划伤,在周转筐里反复装运会造成表面划痕,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扁管上料装置来替代手工来提高装配效率、减少扁管划痕。但现有的扁管上料装置中的上料抬升装置一次只能抬升一根扁管,抬升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上料抬升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扁管上料装置中的上料抬升装置一次只能抬升一根扁管,抬升效率低下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上料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5)、第一传动组件(1)、以及第二传动组件(3),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51)平行间隔排列设置,第一传动组件(1)包括第一转动杆(12)、以及套设在第一转动杆(12)上的第一轴环(13),所述第一轴环(13)与第一转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2)横穿多个支撑板(51)并与支撑板(5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与第一轴环(13)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4)以使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第一转动杆(12)正转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料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5)、第一传动组件(1)、以及第二传动组件(3),所述支撑架(5)包括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51)平行间隔排列设置,第一传动组件(1)包括第一转动杆(12)、以及套设在第一转动杆(12)上的第一轴环(13),所述第一轴环(13)与第一转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2)横穿多个支撑板(51)并与支撑板(5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与第一轴环(13)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4)以使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第一转动杆(12)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一转动杆(12)上设有第二轴环(15),所述第二轴环(15)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轴环(15)下设有与第二轴环(15)转动连接的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7)的内圈与支撑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7)的外圈与第二轴环(15)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带(16)以使第一传动杆转动带动第二传动带(16)传动,所述第一传动带(14)或第二传动带(16)上固定连接有抬升装置(4),
第二传动组件(3)包括第二转动杆(32)、以及套设在第二转动杆(32)上的第三轴环(33),所述第三轴环(33)与第二转动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2)横穿多个支撑板(51)并与支撑板(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2)设于第一转动杆(12)下方,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51)上的第二轴承(38),所述第二轴承(38)的外圈与支撑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38)的内圈与第二转动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与第三轴环(33)之间设有第三传动带(34)以使第二驱动装置(31)驱动第二转动杆(32)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二转动杆(32)上设有第四轴环(35),所述第一转动杆(12)上设有第三轴承(36),所述第三轴承(36)的内圈与第一转动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环(35)下设有与第四轴环(35)转动连接的第四轴承(39),所述第四轴承(39)的内圈与支撑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36)的外圈、第四轴环(35)、以及第四轴承(39)的外圈设有第四传动带(37)以使第二转动杆(32)转动带动第四传动带(37)传动,所述第三传动带(34)或第四传动带(37)上固定连接有抬升装置(4),
所述第二传动带(16)与第四传动带(37)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忠华,岳靖伟,张焱,章佳豪,蒋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久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