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志刚专利>正文

防污染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80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防止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防污染饮水机等结构的改良。其解决了饮水机整体呈开放式状态,因此带有尘埃、微生物的空气就会通过通气孔进入不封闭的水箱和水桶,从而污染水质,加热水箱内产生的大量蒸汽无法排放,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导水柱与水桶之间无法密封,水容易从导水柱与水桶的缝隙中渗透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桶、托架,托架底部配合设置有导水柱,导水柱上端插入水桶内并与之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水柱下端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体,三通阀体一端通过通水管与常温水龙头相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水箱进水口相连接,加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设置热水龙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防止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防污染饮水机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目前,饮水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饮用水装置,它为使用者带来了许多的方便。然而,饮水机内的饮用水常常由于未能在短期内用光或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得饮用水渐渐变质,水质不新鲜,危害身体健康。现有饮水机是通过导水柱,把水桶内的水引至饮水机水箱,当饮水机水箱的水位升至与导水柱出水孔一样高时,水桶内的水不再流进饮水机水箱。该水箱底部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与常温水龙头相连接,或出水口与冰水箱进口连接、冰水箱出水口与常温水龙头相连;另一个出水口与加热水箱进水口相连接,加热水箱出水口与热水龙头连接。该水箱与水桶托架固定于饮水机壳内,在水箱、水桶托架与饮水机相互固定的一个圆周上预留若干个通气孔,使空气能顺利进入水箱。还有的饮水机则是整体呈封闭型,在托架的斜壁上开有通气孔。当打开水龙头时,空气通过水箱通气孔、水龙头进入水桶内把水压出,若水箱是密封的,水流出就不是很顺畅。因此,现有饮水机由于必须使用储水箱,整体呈开放式状态,因此带有尘埃、微生物的空气就会通过通气孔进入不封闭的水箱和水桶,微生物在储水箱内的常温水中容易大量繁殖,从而污染水质。有人也提出采用全封闭式饮水机的设想,但无法解决加热水箱内产生的大量蒸汽无法排放的问题,当打开热水龙头时,先有气泡放出,然后再出热水,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导水柱与水桶之间无法密封,水容易从导水柱与水桶的缝隙中渗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染饮水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饮水机由于必须使用储水箱,整体呈开放式状态,因此带有尘埃、微生物的空气就会通过通气孔进入不封闭的水箱和水桶,微生物在储水箱内的常温水中容易大量繁殖,从而污染水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加热水箱内产生的大量蒸汽无法排放,当打开热水龙头时,先有气泡放出,然后再出热水,会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导水柱与水桶之间无法密封,水容易从导水柱与水桶的缝隙中渗透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的防污染饮水机,包括水桶、托架,托架底部配合设置有导水柱,导水柱上端插入水桶内并与之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水柱下端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体,三通阀体一端通过通水管与常温水龙头相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水箱进水口相连接,加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设置热水龙头。由于储水箱是培育细菌的温床,因此取消了储水箱,并且管路全封闭,使得整个饮水机能够在封闭的环境中运行,防止了外界带有尘埃、微生物的空气进入饮水机。托架与导水柱可采用凸棱卡接或镶嵌式或螺栓配合的连接结构。托架也可与饮水机的机架制成整体。通水管、进水管可以是软管。导水柱与三通阀体可采用软管套接或直接焊接或螺栓配合的连接结构。水桶可以和托架连接成一体,也可以是外置成蓄水罐等设备。水桶的也可以是除桶状外的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是除塑料外的其它材质制成。导水柱下端出水口可以直接连接三通阀体,也可以通过软管连接三通阀体。作为优选,所述的三通阀体通过进水管与加热水箱进水口相连接,加热水箱还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配合。便于加热水箱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回路进入进水管,一方面可以解决蒸汽的排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重新凝结成水,并对进水管的水进行预加热,减少了能量消耗。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水箱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另一端开口在水桶上方。排气管的高度高于安装在饮水机的水桶高度,便于蒸汽可以直接从排气管排放出饮水机外。水桶的侧壁可以安装排气管,使得加热水箱的排气管与水桶的排气管可以连接,不影响整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水柱上端设有密封圈,其卡设于导水柱与水桶口颈部之间。密封圈可以防止水桶中的水通过导水柱与水桶的缝隙流入饮水机内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水桶桶壁上设有通气孔,桶体内部设有与桶体形状相匹配的薄膜袋,其颈部伸出水桶颈口并翻转反套在水桶颈口外壁上。薄膜袋可以是塑料薄膜,防止饮用水直接和桶体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更换方便。通气孔可以使空气进入水桶内部,将薄膜袋中的水压到导水柱处。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与排气管上各设有倒逆阀。进水管的倒逆阀是防止进水管内的水由于温度高于水桶内常温水从而造成的回流;排气管上的倒逆阀使得加热水箱中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气管,冷水无法通过排气管进入加热水箱。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水龙头的连接管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可以设在与热水龙头开关距离较远的部位,或者通过软管等将通气孔布设在教远的部位。能将水蒸汽排出,防止烫伤使用者。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饮水机取消了储水箱,整体呈封闭式状态,因此带有尘埃、微生物的空气不会通过通气孔进入水箱和水桶,水质较好;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加热水箱内产生的大量蒸汽可以排放,当打开热水龙头时,不会有气泡放出,较为安全,节约能源,并且导水柱与水桶通过密封圈密封,水无法从导水柱与水桶的缝隙中渗透,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水柱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本例的防污染饮水机,如图1,有一个塑料制成的水桶1,其桶体底壁上设有通气孔1-1,桶体内部设有与桶体形状相匹配的消毒塑料薄膜12,其颈部高出水桶1颈口并翻转反套在水桶1颈口外壁上。水桶1安装在托架2上,托架2底部配合设置有导水柱3,导水柱3上端与水桶1盖子套接,并且,如图2,导水柱3上端设有“O”型密封圈11,其卡设在导水柱3与水桶1盖子内壁的台阶之间。导水柱3的下端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体4,三通阀体4一端通过通水管5与常温水龙头6连接配合;另一端通过进水管7与加热水箱8进水口连接配合,通水管、进水管为橡胶软管。加热水箱8的出水口连接设置热水龙头9,热水龙头9的连接管上开设有1个通气孔9-1。加热水箱8连接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另一端与进水管7通过三通接头14连接配合。进水管7与排气管10上各设有一个倒逆阀13,三通接头14设在进水管倒逆阀13的出口处。加热水箱8底端设置有清洗排水口15。使用时,将水桶1装入托架2,饮用水进入三通阀体4进行分流,然后通过通水管5和进水管7分别直接到达常温水龙头6以及加热水箱8。加热水箱内的水经过加热,即产生水蒸汽,水蒸汽通过排气管10回流至进水管7,一方面可以解决蒸汽的排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重新凝结成水,并对进水管的水进行预加热,减少了能量消耗。水蒸汽还可以通过热水龙头9上开设的通气孔9-1排放,防止使用者打开水龙头时烫伤。本专利技术通过其与普通饮水机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保持时间的对比试验可以证明其具有解决饮水机对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问题。一、试验材料同一批次传统包装桶装水各80份,同一型号饮水机10台,无菌试管、平皿若干,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培养基适量。二、方法1、测试环境是在通风并且环境较好的地点。10台饮水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传统饮用水用,另一组作本专利技术饮用水用,将两种水随机抽取5桶装上各自饮水机上,24小时后,先对饮水机龙头消毒,然后各自用无菌试管从饮水机龙头采取水样送化验室检验。检测水质时,先把传统饮水机储水箱中的水全部放掉,而后再抽取水样测试,以后每隔24小时检验一次,持续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污染饮水机,包括水桶(1)、托架(2),托架(2)底部配合设置有导水柱(3),导水柱(3)上端插入水桶(1)内并与之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水柱(3)下端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体(4),三通阀体(4)一端通过通水管(5)与常温水龙头(6)相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水箱(8)进水口相连接,加热水箱(8)的出水口连接设置热水龙头(9)。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余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