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779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能解决使用现有顶锻模和弯曲模制备医疗髋关节柄件的坯件时,会产生尖锐毛刺、凹坑以及由毛刺、凹坑受挤压导致的折叠,需抛修去除,导致抛修工作量大大增加的问题。其包括顶锻模和弯曲模,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分模面的转接处、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分模面的转接处均倒圆角;弯曲模的上模的凸模部中部、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中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用于避让毛刺的U型槽;凸模部与顶锻件接触的位置开设有仿形凹槽,仿形凹槽的形状与顶锻件受凸模部挤压的部分的形状相适应。

A kind of mould used to make the blank of medical hip joint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骨科植入物的精密锻造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医疗髋关节柄件的制坯工步是使用平锻机进行制坯,制坯包含顶锻和弯曲两个成型步骤,其中,顶锻件成型时,需依靠上下两个顶锻模夹紧棒料,棒料放置于由顶锻模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围成的空间内,对棒料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同时受限于平锻机设备夹紧力较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夹不紧棒料导致成型的顶锻件在两个顶锻模的分模面间隙处产生尖锐且大小不一的毛刺;弯曲件成型时,顶锻件放置在弯曲模下模型腔上,弯曲模上模向下移动并利用其凸模部将顶锻件折弯,由于顶锻件与弯曲模上模的凸模部接触面积较小,且顶锻件与弯曲模上模和下模的接触点均位于顶锻件的分模面处,造成顶锻件受力弯曲时在与凸模部的接触位置产生凹坑,并且顶锻件分模面处的毛刺以及凹坑受挤压还会形成折叠。所产生的尖锐毛刺、凹坑以及由毛刺、凹坑受挤压导致的折叠均需抛修去除,导致抛修工作量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使用现有顶锻模和弯曲模制备医疗髋关节柄件的坯件时,会产生尖锐毛刺、凹坑、折叠,需抛修去除,导致抛修工作量大大增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能避免形成尖锐毛刺,同时降低凹坑深度,并避免由毛刺、凹坑受挤压形成的折叠,进而大大减少后续抛修工作量。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包括顶锻模和弯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上模分模面的转接处、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下模分模面的转接处均倒圆角;所述弯曲模的上模的凸模部中部、所述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中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用于避让毛刺的U型槽;所述凸模部与顶锻件接触的位置开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的形状与所述顶锻件受所述凸模部挤压的部分的形状相适应。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上模分模面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和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下模分模面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相等,且为2mm~4mm。所述顶锻模的下模上还设有与其下模型腔垂直连通的夹料槽,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所述夹料槽的转接处倒圆角。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所述夹料槽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为2mm~4mm。所述夹料槽的深度小于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的深度。所述凸模部的下部倒圆角且其圆角半径为15mm~25mm。所述U型槽的尺寸比所述毛刺的尺寸大1mm~2mm。所述弯曲模的凸模部与相应的所述U型槽的转接处、所述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与相应的所述U型槽的转接处均倒圆角。所述弯曲模的凸模部与相应的所述U型槽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和所述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与相应的所述U型槽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相等,且为3mm~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通过在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分模面的转接处、下模型腔与其分模面的转接处倒圆角,从而可在顶锻模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对棒料直径尺寸精度的要求,同时在棒料充满顶锻模型腔后继续向分模面间隙填充时,在倒角的作用下,顶锻件在分模面处将不再形成尖锐的毛刺,而是形成与倒角半径大小一致的圆润毛刺;通过在弯曲模的上模和下模上开设U型槽,可以很好的避让顶锻件上的圆润毛刺,避免圆润毛刺受弯曲模挤压而产生折叠;通过在弯曲模的凸模部开设仿形凹槽,可以增大凸模部与顶锻件的接触面积,降低顶锻件受挤压产生的凹坑深度,进而避免凹坑受挤压而产生折叠;从而使用本技术的模具制坯,可以大大减少尖锐毛刺的量,同时降低凹坑深度,并避免毛刺和凹坑受挤压导致折叠,进而大大减少后续抛修工作量,也可降低后续成型工步的折叠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顶锻模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锻模上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锻模下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弯曲模的主视图;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弯曲模上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弯曲模下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锻件;2-毛刺;3-棒料;10-顶锻模;11-顶锻模的上模型腔;12-上模分模面;13-圆角一;14-顶锻模的下模型腔;15-下模分模面;16-圆角二;17-夹料槽;18-圆角三;20-弯曲模;21-弯曲模的上模;22-凸模部;23-弯曲模的下模型腔;24-U型槽;25-仿形凹槽;26-圆角四;27-圆角五;28-圆角六。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7,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包括顶锻模10和弯曲模20,顶锻模的上模型腔11与其上模分模面12的转接处倒圆角一13,顶锻模的下模型腔14与其下模分模面15的转接处倒圆角二16,圆角一13和圆角二16的圆角半径相等,且为2mm~4mm;弯曲模的上模21的凸模部22中部、弯曲模的下模型腔23中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用于避让毛刺2的U型槽24;凸模部22与顶锻件1接触的位置开设有仿形凹槽25,仿形凹槽25的形状与顶锻件1受凸模部22挤压的部分的形状相适应。图1中3为棒料。见图3,顶锻模的下模上还设有与顶锻模的下模型腔14垂直连通的夹料槽17,夹料槽17的深度小于顶锻模的下模型腔14的深度,顶锻模的下模型腔14与夹料槽17的转接处倒圆角三18,圆角三18的圆角半径为2mm~4mm。如此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产生尖锐毛刺的量。见图6,凸模部22的下部倒圆角四26,且圆角四26的圆角半径为15mm~25mm。如此设计的优点在于,医疗髋关节柄件多呈125°~135°弯曲,将凸模部下部倒15mm~25mm的圆角能更好的适应弯曲角度125°~135°的要求。见图5,U型槽24的尺寸比毛刺2的尺寸大1mm~2mm。如此可以更好的避让毛刺,避免挤压过程中毛刺折叠。见图5至图7,弯曲模20的凸模部22与相应的U型槽24的转接处倒圆角五27,弯曲模的下模型腔23与相应的U型槽24的转接处倒圆角六28,圆角五27和圆角六28的圆角半径相等,且为3mm~5mm。如此可以进一步避让毛刺,避免挤压过程中毛刺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包括顶锻模和弯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上模分模面的转接处、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下模分模面的转接处均倒圆角;所述弯曲模的上模的凸模部中部、所述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中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用于避让毛刺的U型槽;所述凸模部与顶锻件接触的位置开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的形状与所述顶锻件受所述凸模部挤压的部分的形状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包括顶锻模和弯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上模分模面的转接处、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下模分模面的转接处均倒圆角;所述弯曲模的上模的凸模部中部、所述弯曲模的下模型腔中部沿各自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用于避让毛刺的U型槽;所述凸模部与顶锻件接触的位置开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的形状与所述顶锻件受所述凸模部挤压的部分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上模型腔与其上模分模面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和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其下模分模面的转接处的圆角半径相等,且为2mm~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下模上还设有与其下模型腔垂直连通的夹料槽,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所述夹料槽的转接处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医疗髋关节柄制坯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模的下模型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董月李湘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