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70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包括缸体,安装于所述缸体一端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缸体外壁上的电磁阀,所述缸体内设有左右贯穿的内腔,在所述缸体的内腔中依次设有空心活塞杆、丝杠螺母、滚珠丝杠、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连接转轴、阀芯以及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的一端延伸至缸体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则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阀芯上,所述阀芯上还可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电磁阀进行控制液压油进入到缸体的内腔中推动丝杠螺母在滚珠丝杠上进行滑动,从而推动空心活塞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进行行程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设计巧妙,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The structure of buffer oil way in the upper chamber of hydraulic plate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折弯机附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大型液压折弯机其工作压力大,油缸的工作压力通常大于100MPa,因此油缸内的液压油的流量大,其大流量的液压油在油缸的上腔进行流动并且受到压缩而积蓄大量液体弹性内能,当油缸进行回油时,油缸上腔中的液压油所积蓄的液体弹性内能瞬间释放,使得大流量的液压油进行冲击油缸上腔的管道内壁,造成油缸上腔中的管道破裂,现针对该现状设计一种能对油缸上腔内的大流量高压液压油进行降压缓冲的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旨在解决油缸上腔管道内的大流量高压液压油不能及时泄压缓冲,造成管道内壁破裂受损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包括液压油缸以及安装在所述液压油缸下端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分别对应与液压油缸的出油孔和进油孔连通,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包括液压油缸(1)以及安装在所述液压油缸(1)下端的进油管(3)和回油管(2),所述进油管(3)和回油管(2)分别对应与液压油缸(1)的出油孔(5)和进油孔(4)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油管(3)和回油管(2)内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室(10)的壳体,在所述容纳腔室(10)的两端壳体上相对应开设有第一开口(9)和第二开口(8),所述容纳腔室(10)内还依次第一阻尼板(11)和第二阻尼板(15),所述第一阻尼板(11)和第二阻尼板(15)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阻尼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过流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包括液压油缸(1)以及安装在所述液压油缸(1)下端的进油管(3)和回油管(2),所述进油管(3)和回油管(2)分别对应与液压油缸(1)的出油孔(5)和进油孔(4)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油管(3)和回油管(2)内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室(10)的壳体,在所述容纳腔室(10)的两端壳体上相对应开设有第一开口(9)和第二开口(8),所述容纳腔室(10)内还依次第一阻尼板(11)和第二阻尼板(15),所述第一阻尼板(11)和第二阻尼板(15)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阻尼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过流孔(12),所述第一阻尼板(1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流挡件(13),所述第一回流挡件(13)上开设有第一回流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油缸上腔缓冲型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板(15)上开设有第二过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泽送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市同创不锈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