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系统及冰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651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8
一种风道系统及冰箱,风道系统包括风道本体及风控控制组件,风道本体具有中空的风腔,风道本体于其一侧开设有进风孔,风道本体于其另一侧开设有回风孔和出风孔,进风孔位于回风孔上方,进风孔及出风孔均与风腔连通,风孔控制组件包括风孔挡片及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与风孔挡片连接,用于控制风孔挡片遮挡或者露出对应的风孔,对应的风孔为进风孔和回风孔中的至少一孔。上述风道系统,在化霜过程中,可通过控制风孔控制组件,进而通过风孔挡片关闭进风孔和回风孔中的至少一孔,能够减少热量进入到制冷间室中,能够减少化霜热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进而对间室温度影响较小。

Air duct system and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系统及冰箱
本技术涉及冰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及冰箱。
技术介绍
风冷冰箱因其制冷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好、无需人为除霜等优点被消费者所亲睐。随着风冷冰箱市场占用率的逐年提高,以及对风冷冰箱诸多优点的宣传及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冰箱时会首选风冷无霜冰箱。风冷冰箱通常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制冷间室,以冷冻室为例,请参阅图1,制冷间室包括箱胆21、翅片蒸发器22、化霜加热器23以及风道系统25;其中,风道系统25将箱胆21内部分割成为前部的间室储存空间21a和后部的制冷空间21b,间室储存空间21a用于供用户储物用,制冷空间21b用于制冷提供冷空气。翅片蒸发器22及化霜加热器23均位于制冷空间21b内,翅片蒸发器22通过热交换制冷使得制冷空间内的空气变为冷空气,风道系统25通过其内的风机24将冷空气经由风道系统的进风孔25a和出风孔25b吹入间室储存空间21a内,间室储存空间21a内的空气再通过风道系统的回风口25c循环进入制冷空间21b内,进而完成空气循环。然而,风冷无霜冰箱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有制冷周期和化霜周期,制冷周期过程中,翅片蒸发器通过热交换和冰箱间室内食物水分的循环,翅片蒸发器表面会结霜且越结越厚。为了维持冰箱的正常制冷,通过开启化霜加热器,化霜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来融化蒸发器上的霜层,从而实现自动化霜。化霜过程中压缩机不工作、冰箱不制冷,化霜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在除霜的同时,也会通过间室风道的进风口、回风口、出风口等风腔通道进入到间室的食物储存区域,使间室储存食物温度回升,间室储存温度不均匀,如此反复循环,影响食物的储存周期和储存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化霜过程中对间室温度影响较小的风道系统及冰箱。一种风道系统,包括风道本体及风控控制组件,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中空的风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另一侧开设有回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回风孔上方,所述进风孔及所述出风孔均与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风孔挡片及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风孔挡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孔挡片遮挡或者露出对应的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孔挡片为进风孔挡片,所述控制元件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孔挡片为进风孔挡片,所述控制元件为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回风孔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回风孔挡片下垂时挡住所述回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孔挡片为回风孔挡片;所述控制元件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回风孔所在平面;或者,所述控制元件为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出风孔挡片,所述出风孔挡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出风孔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出风孔挡片下垂时挡住所述出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及第二风孔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包括进风孔挡片及旋转电机,所述第二风孔控制组件包括回风孔挡片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及第二风孔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包括进回风孔挡片及旋转电机,所述第二风孔控制组件包括进风孔挡片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回风孔所在平面;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本体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连接所述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孔和所述回风孔,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所述进风孔,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共同围成风腔,且所述出风孔和所述进风孔均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后盖板上,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与所述后盖板抵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前盖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包括至少两个子风孔,所述进风孔挡片包括连接部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个以上的子挡片,每一所述子风孔对应一子挡片,且所述子风孔与所述子挡片的外形适配,所述至少两个子风孔围绕一中心开设,且每一所述子风孔的侧壁到所述中心的最大距离一致,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中心上,每一所述子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风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每一所述子风孔为扇形结构,每一所述子挡片为扇形结构,所述两个以上子挡片围设成一风扇叶结构,每一所述子挡片的旋转速度一致,每一所述子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轴带动下围绕所述中心旋转,遮住对应的子风孔或露出对应的子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孔包括多个子回风孔;所述回风孔挡片上开设有多个子通孔,所述多个子通孔与所述多个回风孔一一对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电机,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伸缩电机带动下发生位移,使得每一所述子回风孔与对应的子通孔重合时露出所述回风孔,或使得每一所述子回风孔与对应的子通孔错开时遮挡所述回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孔挡片包括相连接的回风孔挡片本体及安装部,所述风孔挡片本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子子通孔,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轴;所述安装部呈L字型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轴连接所述安装部于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壁。一种冰箱,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系统。上述风道系统,通过设置风孔挡片及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风孔挡片连接,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系统,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中空的风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另一侧开设有回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回风孔上方,所述进风孔及所述出风孔均与所述风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风孔控制组件,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风孔挡片及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风孔挡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孔挡片遮挡或者露出对应的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系统,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具有中空的风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风道本体于其另一侧开设有回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回风孔上方,所述进风孔及所述出风孔均与所述风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风孔控制组件,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风孔挡片及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在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风孔挡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孔挡片遮挡或者露出对应的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挡片为进风孔挡片;
所述控制元件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
或者,所述控制元件为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回风孔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回风孔挡片下垂时挡住所述回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挡片为回风孔挡片;
所述控制元件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回风孔所在平面;
或者,所述控制元件为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出风孔挡片,所述出风孔挡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出风孔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出风孔挡片下垂时挡住所述出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及第二风孔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风孔控制组件包括进风孔挡片及旋转电机,所述第二风孔控制组件包括回风孔挡片及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进风孔挡片,所述进风孔挡片与所述风道本体抵接,所述进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以遮挡或露出所述进风孔,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进风孔所在平面;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回风孔挡片,所述回风孔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发生位移以遮挡或露出所述回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健刘兆雷陈嵩飞唐义亭顾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