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和冰箱,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电控模块和送风执行模块;所述送风执行模块由所述电控模块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风装置将其电控模块集成在送风执行模块上,当电控模块出现故障,只需拆卸电控模块的电控板,不涉及风冷冰箱的电控部分,维修简单、成本低;而且电控部分的电控板为矮长方形形状,重心低,插入安装座上的限位槽后,电控板晃动幅度小,装配稳定,并通过电控板插座的位置设计、各过线槽减少了各联接线联接距离、悬空重量,便于工人安装且可减小接插件以及各联接处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风装置和冰箱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和冰箱。
技术介绍
风冷冰箱通过蒸发器产生冷风。经由送风装置将冷风通过布置在冰箱中的风道,输送到冰箱的多个储物空间中,以实现制冷目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CN206496577U、CN206496579U等,仅包含送风装置的执行部分,驱动执行部分的电控部分集成在风冷冰箱的总电控制板上,由风冷冰箱内总电控板供电、控制运转。若送风装置的电控部分出现故障,需要对风冷冰箱的总电控板更换、维修,成本高,工序复杂。而且送风装置的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和冰箱,将其电控模块集成在送风执行模块上,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冰箱的总电控板更换成本、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电控模块和送风执行模块;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以将壳体分隔成电控腔室和送风腔室;所述电控模块位于所述电控腔室;以及所述送风执行模块位于所述送风腔室。进一步,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板、第一联接线和第二联接线;所述电控板通过一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内;第一联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引线;以及第二联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相连。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腔室的相对侧壁上的一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高度略高于电控板的高度;以及所述限位槽的宽度略宽于电控板的宽度。进一步,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电控腔室的开口相适配的盖板;所述电控腔室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螺钉安装柱;所述螺钉安装柱的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以及所述盖板上对应各螺钉安装柱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进一步,所述电控腔室对应设有安装座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第二过线槽;第一联接线适于穿过第一过线槽后连接外部引线;以及第二联接线适于穿过第二过线槽后与所述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联接线上绑有第一扎带,且所述第一扎带靠近电控腔室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联接线上绑有第二扎带,且所述第二扎带靠近电控腔室的内侧壁;所述盖板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一、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上设有与第一联接线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凸台上设有与第二联接线相适配的第二卡槽。进一步,所述电控板为近似长方形形状,且所述电控板上设有适于安装各联接线的电控板插座;所述电控板插座位于所述电控板的一端,以在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内后,所述电控板插座靠近第一、第二过线槽。进一步,所述电控板插座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电控板的两侧,以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联接线和第二联接线。进一步,所述电控板上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适于接收冰箱内各存储室红外测温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适于根据各存储室红外测温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分析各存储室需求送风的优先顺序;以及所述驱动模块适于根据各存储室需求送风的优先顺序驱动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以打开或关闭相应存储室的风门。进一步,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控腔室之间以及各过线槽与对应的联接线之间均设有密封胶。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如前所述的送风装置,与送风装置电性连接的且位于冰箱各存储室内的测温传感器,以及由所述送风装置控制的送风执行模块。进一步,所述电控板上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驱动模块;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适于接收相应测温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适于根据各红外测温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分析各存储室需求送风的优先顺序;以及所述驱动模块适于根据各存储室需求送风的优先顺序驱动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以打开或关闭相应存储室的风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将其电控模块集成在送风执行模块上,当电控模块出现故障,只需拆卸电控模块的电控板,不涉及风冷冰箱的电控部分,维修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送风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电控模块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电控模块未盖合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送风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送风装置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送风装置的电控模块的电控板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控模块10、安装螺钉100(a)、螺钉安装柱100(b)、第一扎带101、第二扎带102、盖板安装槽103、电控板11、电控板插座110、信号接收模块111、信号处理模块112、驱动模块113、第一联接线12、第二联接线13、安装座14、限位槽140、盖板15、第二螺纹孔150、第一凸台151、第一卡槽1510、第二凸台152、第二卡槽1520、第一过线槽16、第二过线槽17、送风执行模块20、隔板3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电控模块10和送风执行模块20;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30,以将壳体分隔成电控腔室和送风腔室;所述电控模块10位于所述电控腔室;以及所述送风执行模块20位于所述送风腔室。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将其电控模块10集成在送风执行模块20上,当电控模块10出现故障,只需拆卸电控模块10的电控板,不涉及风冷冰箱的电控部分,维修简单、成本低。具体的,通过所述隔板30,起到隔离电控模块10和送风执行模块20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电控模块10包括:电控板11、第一联接线12和第二联接线13;所述电控板11通过一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内;第一联接线12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11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引线;以及第二联接线13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11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送风执行模块20的传动机构相连。具体的,所述电控板11通过第一联接线12可接收风冷冰箱内的传感器温度信息及电源信号等外部信号,通过第二联接线13可以驱动送风执行模块20的传动机构,以调整送风模式。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腔室的相对侧壁上的一组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上设有限位槽140;所述限位槽140的高度略高于电控板11的高度;以及所述限位槽140的宽度略宽于电控板11的宽度。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4与电控腔室的内壁一体成型,电控板11沿着限位槽140安装到安装座14上;限位槽140高度高于电控板11高度0.2-0.5mm,限位槽140宽度宽于电控板11宽度0.2-0.5mm,从而当电控板11安装至限位槽140内后,电控板11前后、左右方向被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电控模块和送风执行模块;其中/n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以将壳体分隔成电控腔室和送风腔室;/n所述电控模块位于所述电控腔室;以及/n所述送风执行模块位于所述送风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电控模块和送风执行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以将壳体分隔成电控腔室和送风腔室;
所述电控模块位于所述电控腔室;以及
所述送风执行模块位于所述送风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模块包括:电控板、第一联接线和第二联接线;
所述电控板通过一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电控腔室内;
第一联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相连,其另一端连接外部引线;以及
第二联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控腔室的相对侧壁上的一组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的高度略高于电控板的高度;以及
所述限位槽的宽度略宽于电控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电控腔室的开口相适配的盖板;
所述电控腔室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螺钉安装柱;
所述螺钉安装柱的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以及
所述盖板上对应各螺钉安装柱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腔室对应设有安装座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一、第二过线槽;
第一联接线适于穿过第一过线槽后连接外部引线;以及
第二联接线适于穿过第二过线槽后与所述送风执行模块的传动机构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联接线上绑有第一扎带,且所述第一扎带靠近电控腔室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联接线上绑有第二扎带,且所述第二扎带靠近电控腔室的内侧壁;
所述盖板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一、第二凸台;
第一凸台上设有与第一联接线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以及
第二凸台上设有与第二联接线相适配的第二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冈,张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