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7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包括锅炉、出水管、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锅炉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并联连通有中水管和用水管,且所述中水管位于用水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位于锅炉与中水管之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上,所述用水管上设置有用水口,所述用水口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用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回水管,避免了热水使用时需先放出大量冷水的情况,节约了时间,让用户即刻使用到热水;同时采用各用水管并联的方法,使操作简单,节约管材。

A kind of heating pipeline of hot water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
本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
技术介绍
在一些宾馆、学校、工厂、住宅楼、酒店等场合,都需要设置热水供热系统,对各用水点供应热水;通常需要采用加热锅炉对水进行加热,然后采用供热管路将热水输送到各用水点。在现有供热管路中,用水端口如果长时间没有用水,开始用水时常常需要放出好多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以方便终端用水,节省热水等待时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包括锅炉、出水管、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锅炉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并联连通有中水管和用水管,且所述中水管位于用水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位于锅炉与中水管之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上,所述用水管上设置有用水口,所述用水口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用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用水管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用水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中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回水管、用水管及中水管均为PPR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回水管、用水管及中水管外部均覆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内部靠近出水管端口处设置有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左端面设有过滤网,右端面与锅炉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支架为漏斗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中水管、用水管两端均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出水管和回水管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使用回水管,避免了热水使用时需先放出大量冷水的情况,节约了时间,让用户即刻使用到热水;同时采用各用水管并联的方法,使操作简单,节约管材。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2-回水管;3-出水管;4-用水口;5-开关阀;6-第一单向阀;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中水管;10-第二单向阀;11-用水管;12-三通接头;13-过滤网;14-滤网支架;15-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包括锅炉1、出水管3、回水管2,所述出水管3和回水管2分别与锅炉1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2与出水管3之间并联连通有中水管9和用水管11,且所述中水管9位于用水管11的内侧,所述出水管3和回水管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且所述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分别位于锅炉1与中水管9之间的出水管3和回水管2上,所述用水管11上设置有用水口4,所述用水口4上安装有开关阀5,所述用水管11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用水管11的数量为多个,方便锅炉1为多个用水点供水。所述第一单向阀6位于用水口4下方。所述中水管9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0。所述出水管3、回水管2、用水管11及中水管9均为PPR材质,具有卫生、无毒、耐腐蚀、不结垢的性能。所述出水管3、回水管2、用水管11及中水管9外部均覆有保温层15,对热水在输送过程中进行保温。所述锅炉1内部靠近出水管3端口处,设置有滤网支架14,所述滤网支架14左端面设有过滤网13,右端面与锅炉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支架14为漏斗状结构。所述中水管9、用水管11两端均通过三通接头12连接在出水管3和回水管2上。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使用给热水锅炉1供热管路进行热水供应时,该供热管路中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单向阀1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热水从锅炉1经过过滤网13及出水管3到中水管9,再到回水管2,处于一个预备状态,所述出水管3、回水管2及中水管2外部均覆盖保温层15对热水进行保温。当某用水管11上的用水口4需要用水时,先将位于用水口4下方的第一单向阀6打开,此时,热水在第一水泵7及第二水泵8的作用下从锅炉1流经出水管3,到该用水管11,再到回水管2,这时用水管11已经被热水充满,打开该用水口4上的开关阀5,热水即刻流出。当用完水先关闭开关阀5,再关闭第一单向阀6,此时锅炉1再次回到预备状态,等待各用水口4用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出水管、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锅炉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并联连通有中水管和用水管,且所述中水管位于用水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位于锅炉与中水管之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上,所述用水管上设置有用水口,所述用水口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用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出水管、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与锅炉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并联连通有中水管和用水管,且所述中水管位于用水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位于锅炉与中水管之间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上,所述用水管上设置有用水口,所述用水口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用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管的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用水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锅炉供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管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