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三通管,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阀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内设有止回阀,第二进水口还连接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止回阀、排气阀一体化设计,省去外置止回阀、排气阀以及进水阀组的购买和装配,优化热水循环装置的安装工序和成本。
A circulating hot water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市场上,很多传统的循环热水装置仅仅只是一个循环水泵和一个水流量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机械式组合,这种循环装置在安装使用前往往还需要配置和安装三通管、止向阀和球阀等零配件,这无疑增加了安装工序和额外成本,更甚者还可能会因安装工序或调试运行不当而导致循环系统内集聚大量难以排出的空气,影响循环水泵或热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循环系统内的水温时冷时热,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并且,传统的热水循环装置没有排气装置,在循环系统初始补水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聚积大量的空气,影响循环水泵及热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安装不便、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及系统,将止回阀、排气阀一体化设计,省去外置止回阀、排气阀以及进水阀组的购买和装配,优化热水循环装置的安装工序和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阀组,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阀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内设有止回阀,第二进水口还连接有排气阀。优选地,所述进水阀组呈H形,其下端分别为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其上端分别为出水口和排气阀,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阀互相连通。将排气阀集成安装在热水循环装置内,避免在循环系统其它地方单独设置排气装置,简化安装工序,排气阀在初次或正常使用过程中,可及时将管内的空气排出,避免影响循环水泵的正常运作。同时避免在系统其它管路上开设排气点,简化安装工序,提高热水循环装置安装的便捷性和循环系统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进水阀组的出水口内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循环热水装置当前的水流量数据,获取的水流量数据可以通过水流量传感器自带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控制器,在控制器端进行监控和显示。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循环水泵出水温度,获取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带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控制器,在控制器端进行监控和显示。优选地,所述排气阀为手动排气阀。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排气。优选地,所述排气阀为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能够实现自动排气。优选地,所述循环热水装置还包括外壳,循环水泵、进水阀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外壳的顶部留有一个端口,用于出水接头伸出,外壳的底部留有两个端口,用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伸出。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四角处为圆角。优选地,所述圆角的半径为5mm-50mm。一种循环热水系统,包括热水设备以及所述的循环热水装置,热水循环装置的出水接头接在热水设备的卫生热水进水端口,热水循环装置的第一进水口接自来水管道,热水循环装置的第二进水口接循环回水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阀组,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阀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内设有止回阀,第二进水口还连接有排气阀。本技术将止回阀、排气阀一体化设计,省去外置止回阀、排气阀以及进水阀组(三通管)的购买和装配,优化热水循环装置的安装工序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热水循环装置的总装配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进水阀组结构示意图。其中:1、循环水泵;2、进水阀组;3、出水接头;4、止回阀;5、排气阀;6、水流量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外壳。201、第一进水口;202、第二进水口;203、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阀组2,循环水泵1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3,所述进水阀组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二进水口202、出水口203,所述出水口203与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201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202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202内设有止回阀4,第二进水口202还连接有排气阀5。本技术将止回阀4、排气阀5一体化设计,省去外置止回阀4、排气阀5以及进水阀组2(三通管)的购买和装配,优化热水循环装置的安装工序和成本。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阀组2呈H形,其下端分别为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二进水口202,其上端分别为出水口203和排气阀5,所述第一进水口201、第二进水口202、出水口203和排气阀5互相连通。将排气阀5集成安装在热水循环装置内,避免在循环系统其它地方单独设置排气装置,简化安装工序,排气阀5在初次或正常使用过程中,可及时将管内的空气排出,避免影响循环水泵1的正常运作。同时避免在系统其它管路上开设排气点,简化安装工序,提高热水循环装置安装的便捷性和循环系统的可靠性。所述进水阀组2的出水口203内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6。所述水流量传感器6用于获取循环热水装置当前的水流量数据,获取的水流量数据可以通过水流量传感器6自带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控制器,在控制器端进行监控和显示。所述循环水泵1的出水端接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用于获取循环水泵1出水温度,获取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7自带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控制器,在控制器端进行监控和显示。所述排气阀5为手动排气阀或自动排气阀。手动排气阀或自动排气阀均为市面常见装置,手动排气阀需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排气,自动排气阀则能够实现自动排气。所述循环热水装置还包括外壳8,循环水泵1、进水阀组2设置于所述外壳8内,外壳8的顶部留有一个端口,用于出水接头3伸出,外壳8的底部留有两个端口,用于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二进水口202伸出。所述外壳8的四角处为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为5mm-50mm。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热水系统,包括热水设备以及所述的循环热水装置,热水循环装置的出水接头3接在热水设备的卫生热水进水端口,热水循环装置的第一进水口201接自来水管道,热水循环装置的第二进水口202接循环回水管道。所述热水器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或热水炉等热水设备。相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阀组(2),循环水泵(1)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3),所述进水阀组(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二进水口(202)、出水口(203),所述出水口(203)与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201)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202)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202)内设有止回阀(4),第二进水口(202)还连接有排气阀(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阀组(2),循环水泵(1)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接头(3),所述进水阀组(2)包括第一进水口(201)、第二进水口(202)、出水口(203),所述出水口(203)与循环水泵(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201)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202)接循环回水管道,第二进水口(202)内设有止回阀(4),第二进水口(202)还连接有排气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组(2)呈H形,其下端分别为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二进水口(202),其上端分别为出水口(203)和排气阀(5),所述第一进水口(201)、第二进水口(202)、出水口(203)和排气阀(5)互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组(2)的出水口(203)内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1)的出水端接有温度传感器(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陈力威,梁友高,郭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