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信义专利>正文

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39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其结构包括垫块、支撑脚、搅拌电机、传动带、驱动轮、轴承、混合轴、密封盖、凸管、左侧铜矿砂筒、右侧铜矿砂筒、控制箱、出砂管、阀座和固定支架,通过优化混合轴和左侧铜矿砂筒,在使用时,将铜矿砂从凸管处引入,铜矿砂不断掉落至挡板、斜板表面,或直接进入混合内腔,再经多个混合叶高速运动混合,随后经集砂口进入抛砂道内,在底端设置第一滚动轮、第二滚动轮转动避免铜矿砂堆积在壳体底部,大部分堆积的铜矿砂被向下甩出,小部分向上运动,打开阀座,出砂口处的铜矿砂就经出砂管流出,优化铜矿砂筒结构、高效混合的同时,避免了出砂口堵塞,实用性强。

A fast mixing device of copper ore for copper smel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矿砂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铜矿砂是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然后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质较高、精细的砂状铜矿,铜矿砂的种类主要有黑色铜矿砂和白色石英砂两种,其主要应用于铸造、锻造、机械、铺路、冶金、热处理、钢结构、网架结构、集装箱、船舶、修造、桥梁、矿山、等领域,是冶金行业的原材料,但是,由于快速混合装置内部结构上只是简单的设置了混合轴,内部结构上通常采用直筒形结构,混合后直接引出容易堵塞,现有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经混合后的铜矿砂混合效果较差,且出砂口底端容易堵塞,铜矿砂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经混合后的铜矿砂混合效果较差,且出砂口底端容易堵塞,铜矿砂难以排出的问题,达到了优化铜矿砂筒结构、高效混合的同时,避免了出砂口堵塞,实用性强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包括垫块(1)、支撑脚(2)、搅拌电机(3)、传动带(4)、驱动轮(5)、轴承(6)、密封盖(8)、凸管(9)、右侧铜矿砂筒(11)、控制箱(12)、出砂管(13)、阀座(14)和固定支架(15),所述垫块(1)顶端与支撑脚(2)底端相焊接,所述支撑脚(2)共有4个,且支撑脚(2)侧面焊接有固定支架(15),所述搅拌电机(3)右侧有转动轮,且转动轮与驱动轮(5)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5)右侧设有轴承(6),所述轴承(6)内表面与混合轴(7)左侧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8)底端外表面与凸管(9)内表面螺纹连接,且凸管(9)与左侧铜矿砂筒(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铜用铜矿砂快速混合装置,包括垫块(1)、支撑脚(2)、搅拌电机(3)、传动带(4)、驱动轮(5)、轴承(6)、密封盖(8)、凸管(9)、右侧铜矿砂筒(11)、控制箱(12)、出砂管(13)、阀座(14)和固定支架(15),所述垫块(1)顶端与支撑脚(2)底端相焊接,所述支撑脚(2)共有4个,且支撑脚(2)侧面焊接有固定支架(15),所述搅拌电机(3)右侧有转动轮,且转动轮与驱动轮(5)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5)右侧设有轴承(6),所述轴承(6)内表面与混合轴(7)左侧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8)底端外表面与凸管(9)内表面螺纹连接,且凸管(9)与左侧铜矿砂筒(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左侧铜矿砂筒(10)与右侧铜矿砂筒(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箱(12)设于右侧铜矿砂筒(11)右侧,所述控制箱(12)左侧与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出砂管(13)上固定安装有阀座(1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轴(7)和左侧铜矿砂筒(10),所述混合轴(7)包括外轴(701)、中心轴(702)、混合叶(703)、第一混合片(704)和第二混合片(705),所述外轴(701)底端通过电弧焊接有中心轴(702),且中心轴(702)两侧均焊接有外轴(701),所述外轴(7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轴承(6)内,所述混合叶(703)为第一混合片(704)中的分叶,且第一混合片(704)上共有4个混合叶(703),所述第一混合片(704)位于第二混合片(705)上方,所述左侧铜矿砂筒(10)包括壳体(1001)、卷弹簧(1002)、摆动板(1003)、挡板(1004)、混合内腔(1005)、斜板(1006)、输送组件(1007)和出砂口(1008),所述壳体(1001)内部设有混合内腔(1005),所述壳体(1001)内部顶端安装有摆动板(1003),且卷弹簧(1002)外表面嵌入安装于摆动板(1003)左侧底端,所述摆动板(1003)与斜板(1006)初始夹角为45度,且斜板(1006)左侧焊接于壳体(1001)上,所述挡板(1004)右侧顶端通过电弧焊接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信义
申请(专利权)人:蓝信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