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透镜、侧入导光条以及音箱的照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29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光透镜、侧入导光条以及音箱的照明结构。其中,导光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所述入光面与光源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和扩散面,所述聚焦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所述扩散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聚焦面和扩散面均为外凸曲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减少光的遗漏与损耗,提高了光源能量的利用率。

Lighting structure of light guide lens, side entry light guide strip and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透镜、侧入导光条以及音箱的照明结构
本技术涉及导光的
,特别涉及一种导光透镜、侧入导光条以及音箱的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设备产品的照明结构中,一般设有LED(LightEmittingDiode,又称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条,LED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条的入光面,并经导光条内部侧面反射,再通过表面的扩散板和光学模组均匀射出,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并且照明范围也增加了。其中,导光条分为直下式导光条和侧入式导光条,侧入式导光条设有导光透镜,通过导光透镜将LED发出的光射入导光条的进光面,实现导光条发光。但是,目前给出的导光透镜仅通过反射面将LED发出的光反射至导光条的进光面,光源在反射过程中,位于边缘位置的光经反射面会朝远离进光面的位置反射,从而射出导光透镜,这样,损失了部分光源,光源的能量利用率也降低了。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透镜,旨在提升侧入光源的能量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导光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所述入光面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和扩散面,所述聚焦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所述扩散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聚焦面和扩散面均为外凸曲面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焦面与所述扩散面之间形成有对位面,所述对位面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呈垂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位面位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的中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位面具有第一对位端以及第二对位端,所述聚焦面与所述对位面的交点位于第一对位端,所述扩散面与所述对位面的交点位于第二对位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焦面和所述反射面的交点在所述对位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对位端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且/或,所述扩散面和所述出光面的交点在所述对位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对位端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邻近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二反射面邻近所述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对位面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对位面形成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对位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对位面的夹角为30°~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透镜还包括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一反射面贴设有第一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面贴设有第二反射片。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侧入导光条,包括导光条和导光透镜,其中,所述导光透镜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所述入光面与光源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和扩散面,所述聚焦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所述扩散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聚焦面和扩散面均为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导光条的一端具有进光面,所述进光面对接所述出光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音箱的照明结构,包括PCB板、主板以及上述所述的侧入导光条,所述PCB板上设有至少一个LED,所述入光面正对所述LED;所述PCB板与主板电性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导光透镜通过在入光面设置相邻的聚焦面和扩散面,利用聚焦面的外凸曲面避免远离出光面的光经反射射出导光透镜,减少光的遗漏。另外,利用扩散面使靠近出光面的光不经反射而直接向出光面折射,减少光的损耗,提高了光源能量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导光透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入导光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音箱的照明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导光透镜10。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导光透镜10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5及反射面13。其中,入光面11与光源31相对设置,入光面11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111和扩散面113,聚焦面111位于入光面11邻近反射面13的一侧,扩散面113位于入光面11邻近出光面15的一侧,聚焦面111和扩散面113均为外凸曲面设置。请结合参阅图1,该图为导光透镜10的截面图,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给出的光源31为扇形光源,光强符合近朗伯光源,即光强=光强极值*cosθ,即可认为光源31在入射到入光面11上时,在每一截面上的导光情况相同,本实施例分析该导光透镜10在某一截面下的光传导过程。入光面11用于接收光源31发出的光;出光面15用于将光发射至导光条20内;反射面13用于反射自入光面11射入的光。在通过导光透镜10传导光的过程中,从光源31发出的光首先从入光面11进入导光透镜10,反射面13反射大部分自入光面11射入的光,再射至出光面15,实现光的侧向传导,通过导光透镜10使光的传播方向偏移。其中,出光面15所射出的光包含从反射面13反射的光,还有在导光透镜10内反射多次的光以及自入光面11直接射入的光。现有技术中,光源31射出的远离出光面15的光经反射面13反射会射离导光透镜10,而不会射向出光面15;而光源31射出的靠近出光面15的光需经反射面13反射,从而射向出光面15。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聚焦面111和扩散面113,从聚焦面111射入的光会倾向于朝向出光面15的方向折射,从而先射入到反射面13反射,再朝向出光面15射出,而远离出光面15的光经反射不会脱离出导光透镜10,充分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所述入光面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和扩散面,所述聚焦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所述扩散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聚焦面和扩散面均为外凸曲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所述入光面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聚焦面和扩散面,所述聚焦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所述扩散面位于所述入光面邻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聚焦面和扩散面均为外凸曲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面与所述扩散面之间形成有对位面,所述对位面与光源的发光面呈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面位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面具有第一对位端以及第二对位端,所述聚焦面与所述对位面的交点位于第一对位端,所述扩散面与所述对位面的交点位于第二对位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面和所述反射面的交点在所述对位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对位端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且/或,所述扩散面和所述出光面的交点在所述对位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对位端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亲明钟镜文朱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