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锅炉,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热交换室、燃烧室部分,所述热交换室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水套、外火通道、内火通道、中水套、内水套,中间为烟囱,所述热交换室的上部为中温水室,下部为燃烧室,所述锅炉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成一体,由于设有多个燃火通道和加热水套,增大了水的受热面积和增加了受热时间,充分利用了余热,有利于节能环保;由于锅炉体的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便于锅炉的检修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燃煤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锅炉仍是M各业主要的供热设备,随着能源的曰益的緊张,环境污 染的逐年加重,对燃煤锅炉的要求*^絲严格,即要求高节能、高效率、无污染。然而现有的锅炉大都存在两个问题 一狄用直管燃烧型,燃烧火焰无阻档地直线上 升,直接从烟囱中排出,浪费了大量的余热,热能转^t率低、燃4^浪费多、环境污 染严重;二是锅炉的各部件都是焊接而成的, 一旦某^HP件毁坏,整个锅炉报费,不 便于检修。为改变余热浪费的现象,中国专利7>开了专利号012736678的《增效节能 锅炉》,炉体为内装循环水的外炉体水套,外炉体水套内安装与循环水相貫通的内炉 体水套,该内炉体水套内安装与循环水相贯通的烟管体水套,该烟管体水套中间为烟 管体烟道,内炉体水套与烟管体水套之间形M转烟道,外炉体水套与内炉体水套之 间形成上升烟道。这种锅炉通it^转烟道虽然在一定^JL上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但 结构复杂,再加上内部橫向焊有多根加热管,还影响锅炉的燃烧,同时锅炉外套体全 部是焊接在4,不便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锅炉存在的余热利用率低、不节能环保、不便于检修 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节能锅炉,这种锅炉具有充分利用余热、受热时间长、受热 面积大、燃料燃烧充分、环境污染小、分体结构、便于g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热交换室、燃烧室钿 分,所述热交换室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水套、外火通道、内火通道、中水套、内水 套,中间为烟囱,所述热交换室的上部为中温水室,下部为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周 围为加热水箱,所述中温水室和热交换室通it^卜接管A连接,并在外接管A上设有限 '玉阀,所t加热水箱和外水套又通过外接管B相联,所述锅炉热交换室、中温水室、 '然烧室为分体结构,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成一体,所述进水管与中温水室相联,出水 管设于加热水箱上,在锅炉体上设有掏碱除垢c ,冷水通过进水管首先进入中温水室,中温水室的水一方面直接进入和经过烟自内 的加热管ii/v内水套、中水套,另一方面再通过外接管AiiA外水套,热交换室内经 过加热的水,经必卜水套通过外接管i^v位于燃烧室周围的加热水箱继续加热,为提高加热水箱的受热面积,加热水箱上设有相通的加热管,最后热^titiitt加热水箱 上的出水管出来.该锅炉的外壳热交換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是通过固 定螺栓固定成一体。该锅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多个燃火通it^加热水套,增大了水的受热面积 和増加了受热时间,充分利用了余热,有利于节能环保;由于锅炉体的热交换室、中 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便于锅炉的^^和维护.附困说明下面结合附困详g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杏败中1、中溫水室2、热交換室3、燃烧室 4、外水套5、外火通道 6、中水套7、内火通道 8、内水套 9、烟囱 10、加热水箱 11、外接管 A 12、限压阀13、夕卜接管B 14、固定螺栓 15、燃烧室内加热管 16、烟囱 内加热管17、进水管18、出水管19、掏4fe^祐口务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1、热交換室2、燃烧室3部分,热交换 室l W卜到内依次为外水套4、外火通道5、内火通遣7、中水套6、内水套8,中间 为烟囱9,热交換室2的上部为中温水室1,下部为燃烧室3,燃烧室3的周闺为加 热水箱IO,中温水室1和热交換室2通过外接管A11连接,并在外接管A11上设有 限压阀12,加热水箱10和外水套4又通过外接管B13相联,锅炉热交換室2、中温 水室l、燃烧室3为分体结构,是通过困定螺栓14闺定成4,进水管17与中温水 室l相联,出水管18设于加热水箱10上,在锅炉体上设有掏#紫口 19.冷水通过进水管17首先1中温水室1,中温水室1的水一方面直接1和经 过烟囱内加热管16内水套8、中水套6,另一方面再通it^卜接管Alli4^外水套4, 热交换室2内经过加热的水,经it^卜水套4通it^卜接管B13进入位于燃烧室周闺的加 热水箱10继续加热,为提离加热水箱的受热面积,加热水箱10上设有相通的燃烧室 内加热管15,最后热水通过i^L加热水箱上的出水管出来.该锅炉的热交换室2、中 温水室1、燃烧室3为分体结构,是通过闺定螺松14國定成一体.燃烧室3内的燃火一方面加热燃烧室周闺的加热水箱10中的水, 一方面加热中 水套6内底部的水,火焰并通过夕卜火通道5、内火通道7并从烟齒9内排出,*次 加热外水套4、中水套6、内水套8以及烟囪内加热管16内的水,充分利用了余热。权利要求1. 一种环保节能型锅炉,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热交换室、燃烧室部分,所述燃烧室的周围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水套、外火通道、内火通道、中水套、内水套,中间为烟囱,所述热交换室的上部为中温水室,所述中温水室和热交换室通过外接管A连接,所述加热水箱和外水套又通过外接管B相联,所述锅炉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成一体。2、 M权利要求l所述的环保节能型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外接管A和外接管B 上i殳有限压阀.3、 ,权矛溪求1所迷的环保节能型锅炉,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水箱上设有多才艮 和加热水箱相联通的燃烧室内加热管。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环保节能型锅炉,其特M于所述进水管与中温水室 相联,出水管设于加热水箱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锅炉,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热交换室、燃烧室部分,所述热交换室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水套、外火通道、内火通道、中水套、内水套,中间为烟囱,所述热交换室的上部为中温水室,下部为燃烧室,所述锅炉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成一体,由于设有多个燃火通道和加热水套,增大了水的受热面积和增加了受热时间,充分利用了余热,有利于节能环保;由于锅炉体的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便于锅炉的检修和维护。文档编号F24H1/44GK101261034SQ20071001375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传文 申请人:张传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节能型锅炉,该锅炉主要包括中温水室、热交换室、燃烧室部分,所述燃烧室的周围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水套、外火通道、内火通道、中水套、内水套,中间为烟囱,所述热交换室的上部为中温水室,所述中温水室和热交换室通过外接管A连接,所述加热水箱和外水套又通过外接管B相联,所述锅炉热交换室、中温水室、燃烧室为分体结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传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