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承皓专利>正文

减速机构、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96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6
一种减速机构、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属于传动技术领域,减速机构包括机箱、第一减速单元以及第二减速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架与第一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机箱内且与机箱转动连接;第二减速单元包括位于机箱内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均包括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结构简单,且刚度好。

Reducer, transmission and lif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机构、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
本技术涉及传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速机构、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减速机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平行轴减速机以及行星齿轮减速机等,此外,实际使用过程中,平行轴减速机和行星齿轮减速机可以组合起来使用。经研究发现,现有的组合式减速机存在如下缺点:结构简单的组合式减速机刚度差;刚度好的组合式减速机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构、传动装置和升降系统,其结构简单且刚度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机箱、第一减速单元以及第二减速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架与第一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机箱内且与机箱转动连接;第二减速单元包括位于机箱内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速单元还包括均设置于机箱内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一齿圈,第一齿圈与机箱连接,且二者在第一齿圈的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一太阳轮与机箱转动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架转动连接,且同时与第一太阳轮与第一齿圈啮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减速单元还包括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减速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以及第二齿圈,第二太阳轮与机箱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太阳轮同轴且二者在第二传动齿轮的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二齿圈与机箱连接且二者在第二齿圈的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二行星架与机箱转动连接,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架转动连接,且第二行星轮同时与第二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啮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箱包括底座以及罩体,罩体与底座连接且二者共同形成容纳腔室,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二传动齿轮位于容纳腔室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罩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第一外壳与底座连接且二者共同形成第一容腔,第一行星架和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一容腔;第二外壳与底座连接且二者共同形成第二容腔,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二容腔;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于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连通处啮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设置有凹槽,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均位于凹槽内,罩体与凹槽的槽口所在端面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减速机构。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系统,升降系统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减速机构或者如前述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均与机箱连接,换句话说,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共用一个机箱,简化了减速机构的结构,减速机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成本,便于装配。且第一减速单元的第一行星架和第一传动齿轮位于机箱内,第二减速单元的第二传动齿轮位于机箱内,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减速机构作业过程中,位于机箱内的润滑液能够在机箱内流动以实现同时润滑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从而提高减速机构的润滑效果,延长减速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行星架和第一传动齿轮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架的整体结构牢固可靠,减速机构运转过程中第一行星架与第一传动齿轮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行星架和第一传动齿轮一体式结构的刚度好,减速机构的使用寿命长。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上述提到的减速机构,具有减速机构的所有优点。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升降系统,包括上述提到的减速机构或者传动装置,具有减速机构或传动装置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构的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构的变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001-减速机构;100-机箱;110-底座;111-第一槽段;112-连通段;113-第二槽段;114-第三槽段;120-罩体;121-第一外壳;1211-第一缺口;122-第二外壳;1221-第二缺口;200-第一减速单元;21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一行星架;230-第一太阳轮;240-第一行星轮;250-第一齿圈;260-第一主轴;300-第二减速单元;310-第二传动齿轮;320-第三传动齿轮;330-第二行星架;340-第二行星轮;350-第二太阳轮;360-第二齿圈;370-第二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n机箱、第一减速单元以及第二减速单元,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机箱内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机箱、第一减速单元以及第二减速单元,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机箱内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速单元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机箱连接,且二者在所述第一齿圈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连接,且同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速单元还包括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速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以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同轴且二者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皓田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承皓田永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