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腰靠,包括腰靠主体所述腰靠主体包括腰靠上部和腰靠底部,腰靠上部由第一类筋组成,腰靠底部由第二类筋组成,第二类筋比第一类筋粗。由于第二类筋比第一类筋粗,腰靠上部的第一类筋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的第二类筋的排列密度大,腰部与腰靠接触部位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靠不累的效果。腰靠上部由腰靠上孔洞设计构成,腰靠底部由腰靠下孔洞设计构成,腰靠上孔洞内部由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与经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透气性使得腰靠使用环保更加健康。通过将腰靠上孔洞和腰靠下孔洞均设计成正六边形的形状,使得支撑力更加的均匀。
A multifunctional lumba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腰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腰靠。
技术介绍
一个好的腰靠除了需要一定的透气性能外,还需要符合人体力学来设计。腰靠的接触部位承受力大,就需要更强的支撑力。目前的凝胶坐垫行业中,腰靠针对腰靠的厚度进行设计,腰靠的接触部位设计薄一点的舒适性能较差,设计高一点的稳定性能较差,无法实现对腰靠接触部提供更强的支撑力。本技术根据人体力学,设计出一种多功能腰靠来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腰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腰靠,包括腰靠主体所述腰靠主体包括腰靠上部和腰靠底部,腰靠上部由第一类筋组成,腰靠底部由第二类筋组成,第二类筋比第一类筋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靠上部的第一类筋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的第二类筋的排列密度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靠上部和腰靠底部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靠上部由腰靠上孔洞构成,腰靠底部由腰靠下孔洞构成,腰靠上孔洞内部由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与经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靠主体通过注塑或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靠上孔洞和腰靠下孔洞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腰靠上部由第一类筋设计而成,把腰靠底部由第二类筋设计而成,由于第二类筋比第一类筋粗,通过将腰靠上部的第一类筋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的第二类筋的排列密度大,腰部与腰靠接触部位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靠不累的效果。通过将腰靠上部由腰靠上孔洞设计构成,腰靠底部由腰靠下孔洞设计构成,腰靠上孔洞内部由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与经第一类筋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设计,解决了腰靠的透气性,透气性使得腰靠使用环保更加健康。通过将腰靠上孔洞和腰靠下孔洞均设计成正六边形的形状,对支撑力更加的均匀,未镂空的凸出的部分,能起到很好的按摩增加一定的血液流动,有效延迟麻的到来,人靠着久了,有效的避免了腰、肩和颈部的僵化。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腰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腰靠的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腰靠的后视图。图4为多功能腰靠的主视图。图中:1-腰靠主体、2-腰靠上部、201-腰靠上孔洞、3-腰靠底部、301-腰靠下孔洞、4-第一类筋、5-第二类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多功能腰靠,包括腰靠主体1,所述腰靠主体1包括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腰靠上部2由第一类筋4组成,腰靠底部3由第二类筋5组成,第二类筋5比第一类筋4粗;腰靠主体1包括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通过将腰靠上部2由第一类筋4设计而成,把腰靠底部3由第二类筋5设计而成,由于第二类筋5比第一类筋4粗,使得腰部与腰靠接触的部位承受力变大,达到久靠不累的效果;腰靠上部2的第一类筋4较细靠着比较舒适,腰靠底部3的第二类筋5较粗且较硬,身体较胖的人可以将腰靠翻过来倚靠。所述腰靠上部2的第一类筋4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3的第二类筋5的排列密度大;通过将腰靠上部2的第一类筋4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3的第二类筋5的排列密度大,使得腰部与腰靠接触部位的接触面增大,从而腰部与腰靠接触部位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靠不累的效果。所述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的具体材料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通过将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TPR、TPE、PUGEL和硅胶等材料与普通海绵相比更具有韧性且强度更大,它们不仅比其它塑料要软而且弹性也更好,由于它们的抗拉力更强,韧性更好,从而提供一种更舒适性的坐垫,消费者坐上去会感觉柔软舒服。实施例2为了使多功能坐垫具有更多的舒适感,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腰靠上部2由腰靠上孔洞201构成,腰靠底部3由腰靠下孔洞301构成,腰靠上孔洞201内部由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301与经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201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通过将腰靠上部2由腰靠上孔洞201设计构成,腰靠底部3由腰靠下孔洞301设计构成,腰靠上孔洞201内部由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301与经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201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设计,解决了腰靠的透气性,透气性使得腰靠使用环保更加健康。所述腰靠主体1通过注塑或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好处在于,牢度更好且更加耐用。所述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均为镂空设计,镂空处理的好处在于使产品更软,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动感,减轻产品的质量;腰靠上孔洞201和腰靠下孔洞301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腰靠上孔洞201和腰靠下孔洞301均为正六边形,通过将腰靠上孔洞201和腰靠下孔洞301均设计成正六边形的形状,对支撑力更加的均匀,未镂空的凸出的部分,能起到很好的按摩增加一定的血液流动,有效延迟麻的到来,人靠着久了,有效的避免了腰、肩和颈部的僵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腰靠主体1包括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通过将腰靠上部2由第一类筋4设计而成,把腰靠底部3由第二类筋5设计而成,由于第二类筋5比第一类筋4粗,通过将腰靠上部2的第一类筋4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3的第二类筋5的排列密度大,腰部与腰靠接触部位的承受力变大,达到久靠不累的效果。通过将腰靠上部2由腰靠上孔洞201设计构成,腰靠底部3由腰靠下孔洞301设计构成,腰靠上孔洞201内部由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分割成多个孔洞,腰靠下孔洞301与经第一类筋4交错布设导致腰靠上孔洞201分割而成的多个孔洞相通设计,解决了腰靠的透气性,透气性使得腰靠使用环保更加健康。通过将腰靠上孔洞201和腰靠下孔洞301均设计成正六边形的形状,对支撑力更加的均匀,未镂空的凸出的部分,能起到很好的按摩增加一定的血液流动,有效延迟麻的到来,人坐着久了,有效的避免了腰、肩、颈部、脚和腿的僵化。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腰靠,包括腰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主体(1)包括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腰靠上部(2)由第一类筋(4)组成,腰靠底部(3)由第二类筋(5)组成,第二类筋(5)比第一类筋(4)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腰靠,包括腰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主体(1)包括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腰靠上部(2)由第一类筋(4)组成,腰靠底部(3)由第二类筋(5)组成,第二类筋(5)比第一类筋(4)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上部(2)的第一类筋(4)的排列密度比腰靠底部(3)的第二类筋(5)的排列密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上部(2)和腰靠底部(3)由TPR或TPE或PUGEL或硅胶材料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静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