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坐垫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08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坐垫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垫体和发热组件,所述垫体囊封于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层、储能层和第二发热层,储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层的上方;第二发热层设于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通过在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之间设置一储能层,储能层将集中释放的热量暂时的储存起来,防止热量集中传递至坐垫表面,当坐垫表面温度降低时,储能层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缓慢释放出来,如此既能够避免热量的集中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又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热效果。

A self heating cushion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坐垫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发热坐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发热坐垫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坐垫在室外供热时,主要有自发热式和电发热式两种。其中电发热式需要配备大容量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在室外低温情况下很难稳定的储存电能,并且存在安全隐患。自发热式由于其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释放热量,很难控制化学物质进行匀速反应。如果化学物质用量较大,则热量会集中释放,造成坐垫表面温度过热;如果用量较少则可能不足以维持长时间的使用。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自发热坐垫及其制作方法,既能够避免热量的集中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又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热效果。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发热坐垫,包括垫体和发热组件,所述垫体囊封于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层、储能层和第二发热层,储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层的上方;第二发热层设于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的三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热层和所述第二发热层均包含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物质。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层的材料包括结晶水合盐类、熔融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石蜡、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第二发热层和所述储能层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热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导热膜、石墨膜、铜箔、铝箔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垫体包括:槽部,界定一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盖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槽部,并覆盖于所述发热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盖部与所述槽部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槽部的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聚苯板、酚醛泡沫、气凝胶毡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发热坐垫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发热层;提供储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层的上方;提供第二发热层,设于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以及提供一垫体,囊封于所述第一发热层、所述储能层和所述第二发热层。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之间设置一储能层,储能层将集中释放的热量暂时的储存起来,防止热量集中传递至坐垫表面,当坐垫表面温度降低时,储能层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缓慢释放出来,如此既能够避免热量的集中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又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热效果。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自发热坐垫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自发热坐垫的剖面图。图3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自发热坐垫第一加热阶段的传热示意图。图4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自发热坐垫第二加热阶段的传热示意图。图5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自发热坐垫第三加热阶段的传热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垫体110、槽部120、盖部130、拉链20、发热组件210、第一发热层220、储能层230、第二发热层240、导热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顶”、“底”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自发热坐垫内的发热物质常常用量较大,以维持在室外较长时间的使用,但较大用量会造成热量集中释放,导致坐垫表面温度过高,易造成人员烫伤和安全隐患;然而,较少用量的发热物质常常不能够维持室外的长时间使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发热坐垫,包括垫体和发热组件,垫体囊封于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层、储能层和第二发热层,储能层设于第一发热层的上方;第二发热层设于储能层的上方,其中,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之间设置一储能层,储能层将集中释放的热量暂时的储存起来,防止热量集中传递至坐垫表面,当坐垫表面温度降低时,储能层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热量缓慢释放出来,如此既能够避免热量的集中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又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热效果。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发热坐垫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以及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自发热坐垫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自发热坐垫的剖面图。在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发热坐垫,包括垫体10和发热组件20,垫体10囊封于发热组件20,使得发热组件20与外界隔离,用以保护发热组件20。在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垫体10包括槽部110和盖部120,槽部110界定一容置空间,发热组件20容纳于容置空间内,盖部120可拆卸地连接槽部110,并覆盖于发热组件20,以将发热组件20囊封。通过将垫体10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当第一发热层210和第二发热层230反应完全并失效后,通过将垫体10拆开,以对发热层进行更换,使得坐垫能够重复利用。在一实施方式中,盖部120和槽部110可通过拉链130可拆卸地连接,方便随时更换失效的发热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部120和槽部110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结构,例如魔术贴粘贴或其他合适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在一实施方式中,槽部110为具有一定空隙和强度的聚氨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热坐垫,包括垫体和发热组件,所述垫体囊封于所述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n第一发热层;/n储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层的上方;以及/n第二发热层,设于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坐垫,包括垫体和发热组件,所述垫体囊封于所述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第一发热层;
储能层,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层的上方;以及
第二发热层,设于所述储能层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层释放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层释放的热量的三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层和所述第二发热层均包含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层的材料包括结晶水合盐类、熔融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石蜡、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第二发热层和所述储能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刘海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