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兴华专利>正文

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0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8
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属于床垫技术领域。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层至底层,依次设置有硬度呈现梯度变化的若干层材料。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充分考虑了把人体无数重力点与床垫舒适层垂向硬度变化结合起来,利用多层多梯度硬度材料科学组合,解决人体仰卧、侧卧及俯卧时的无数重力点与舒适层的平衡问题。并且能够一个产品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床垫舒适度的需求。

A kind of step hardness change Mattress Comfort layer and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
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
技术介绍
床垫基本上是由二个主体部分组成,即基座和舒适层,基座位于床垫下部,与床板相接触,基座可采用有垫层的弹簧网体,也可采用棕板或普通海绵,其厚度大致变化在6cm~30cm之间。舒适层位于床垫基座上方,贴近人体。因此,舒适层的结构构成、材料选择和制作流程对使用者十分重要。基于此,对舒适层的改进工作一直是行业人员的研究重点,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比如,将一些诸如乳胶绵、记忆绵、自然棕等材料加入床垫舒适层之中,但是现有的床垫一般都是仅体现了一种硬度,即使舒适层由2-3种材料组合,也是以相同或相近硬度出现。并且现有的一般都是将床垫硬度分为7个或10个等级,每一类床垫属于一个硬度,而对于休息在同一个床垫的不同人,因为体重、型态、身高、睡姿等不同,对于床垫硬度要求也会出现不同,现有的床垫未能把人体无数重力点与床垫舒适层垂向硬度变化结合起来,也不能达到同一产品最大限度通用性,不能更好的提高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充分考虑了把人体无数重力点与床垫舒适层垂向硬度变化结合起来,利用多层多梯度硬度材料科学组合,解决人体仰卧、侧卧及俯卧时的无数重力点与舒适层的平衡问题。并且能够一个产品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床垫舒适度的需求。本技术的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层至底层,依次设置有硬度呈现梯度变化的若干层材料。所述的若干层材料中,顶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30N-55N的材料,底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150N-190N的材料,相邻层之间的压陷硬度差值为5N~32N。所述的压陷硬度采用GB/T10807-2006标准确定。所述的若干层为≥5层,优选为6~10层,更优选为7层。所述的顶层材料,优选为记忆海绵,其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接触舒适感。所述的底层材料,优选用密度为30kg/m3~35kg/m3的硬质海绵,优选为35kg/m3的硬质海绵。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部至底部,硬度逐渐增加,层与层之间的压陷硬度差值至少为5N;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均等或不均等;当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均等时,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为16N~32N;当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不均等时,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的中间一层或两层为分界,分为上部和下部,以托举为主要作用的上部中,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采用较小压陷硬度差值,优选为5N~23N,以支撑为主要作用的下部中,每相邻两层的压陷硬度差值采用较大压陷硬度差值,优选为24N~32N,以无硬质感为先决条件。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的厚度为6cm~10cm,更优选为8cm±1cm。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的若干层中,每层厚度优选为0.5-2cm。本技术的一种床垫,包括基座、上述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床垫面层;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设置在基座上表面,且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的底层和基座相邻,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和基座设置在床垫面层内部。所述的基座选用有垫层的弹簧网体、棕板或海绵块体的一种。研究表明,舒适层的最佳条件是,总厚度为6cm~10cm,总层数6~10层,单层厚度为0.5cm~2cm。阶梯状硬度变化舒适层之优点是,在厚度6cm~10cm范围内,人体接触时,小重力点(如腰部、腿部),1F、2F、3F、4F起到较好托举作用,大重力点(如肩部、臀部),5F、6F、7F起到较好支撑作用,不会出现较大形变。由于舒适层硬度是缓变的,所以从软到硬人体体会不到硬质感,加之3F、4F高弹缓冲层的存在,人体不均匀分布的大、中、小压力点的压力差值极限缩小,形成近于平衡的人体—舒适层一体化,使人体睡眠时呈现完美自然状态。此技术除了使床垫保证舒适外,对脊椎病治疗有较好辅助作用,适合了不同体重的大多数人群,不同体重人群会有类似的舒适度。本技术的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及床垫,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阶梯状硬度变化舒适层设计,较好的解决了床垫不同受力位置及床垫不同受力强度所需要的托举力及支撑力的平衡问题,对人体曲线形成、人体腰部承托、腰背肌肉和脊椎自然放松及相关肌肉、韧带复原至自然状态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技术对于体重轻的人,以中间一层或两层为分界的上部起到托举作用,体重大的人,以中间一层或两层为分界的下部起到支撑作用,中间一层或两层为缓冲层,缓冲层的存在,更使得人体不同重量部位得到相近的托举力及支撑力。本技术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适用于绝大部分的人群,其通过硬度变化来调节人体无限重力点的问题。高回弹缓冲层的重要,体现于重力小时,可达到缓冲层但不会超越,重力大时可以超越缓冲层,但不会使支撑层发生较大变化。托举与支撑对于压力而言是级数或倍数增加抵抗力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材料本身受力时会有反作用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本技术的不同硬度材料组成的床垫舒适层采用的是逐层增加硬度的构造。本技术将多层多硬度材料迭加在6cm~10cm厚的床垫舒适层内,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觉到不同硬度材料托举与支撑,不同体重人群对同一床垫的感觉是类似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压陷硬度采用GB/T10807-2006,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实施例1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总厚度为8cm,其设置在床垫基座上方,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部至底部共设置7层,压陷硬度呈阶梯状逐层增大。1F为顶层最软层,其厚度为0.8cm,与床垫面层(布)接触,根据GB/T10807-2006标准,其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40N,采用记忆海绵,其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接触舒适感;7F为底层最硬层,其厚度为1.5cm,与床垫基座相接触,根据GB/T10807-2006标准,其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179.8N,采用35kg/m3海绵;2F-6F,材料压陷硬度从上往下阶梯状逐层加大;具体为:2F厚度为1.2cm,采用乳胶棉,具透气性及回弹功能,1F和2F以高舒适为主。3F厚度为1cm;4F的厚度为1.5cm;3F及4F采用不同压陷硬度高回弹海绵,具有较好的缓冲功能。1F+2F+3F+4F起到较好的托举作用。5F厚度为1cm;6F厚度为1cm;5F及6F采用不同硬度30kg/m3海绵。7F厚度为1.5cm;采用35kg/m3海绵。5F+6F+7F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实施例2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包括面层(布)、实施例1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和基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层至底层,依次设置有硬度呈现梯度变化的若干层材料;/n所述的若干层材料中,顶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30N-55N的材料,底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150N-190N的材料,相邻层之间的压陷硬度差值为5N~32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该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层至底层,依次设置有硬度呈现梯度变化的若干层材料;
所述的若干层材料中,顶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30N-55N的材料,底层材料为压陷至40%的压陷硬度为150N-190N的材料,相邻层之间的压陷硬度差值为5N~32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层为≥5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材料为记忆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材料为密度为30kg/m3~35kg/m3的硬质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从顶部至底部,硬度逐渐增加,层与层之间的压陷硬度差值至少为5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梯状硬度变化床垫舒适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兴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