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及收纳装置,包括门板、第一连杆及机构盒,机构盒内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弹扣、缓冲器、复位弹簧以及用于拉伸复位弹簧的拉簧固定件,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门板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伸入安装腔内并与机构盒形成铰接,拉簧固定件与第一连杆固定;弹扣形成有用于卡接拉簧固定件的卡槽,缓冲器设置有活塞杆,以使拉簧固定件在脱离卡槽后,能够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压缩活塞杆。该下拉门机构复位时能够自动缓冲,以避免或减轻撞击。
A lower sliding door mechanism and a storage device of the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及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及采用该下拉门机构的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些收纳装置(例如收纳柜、收纳箱等)会采用下拉门机构作为开关部件,这类下拉门机构有时会带有自动复位的机构,自动复位时复位速度快、冲击力强,容易给人们造成伤害,过大的撞击还会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及收纳装置,该下拉门机构复位时能够自动缓冲,以避免或减轻撞击。本技术的下拉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包括门板、第一连杆及机构盒,所述机构盒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弹扣、缓冲器、复位弹簧以及用于拉伸所述复位弹簧的拉簧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机构盒形成铰接,所述拉簧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所述弹扣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拉簧固定件的卡槽,所述缓冲器设置有活塞杆,以使所述拉簧固定件在脱离卡槽后,能够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压缩所述活塞杆。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为恒力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弹扣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拉簧固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拉簧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卡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拉簧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压缩所述活塞杆的阻尼部。进一步地,所述下拉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板,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并与所述机构盒形成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构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均对应设置有两条。进一步地,所述下拉门机构还包括同步联动轴,所述同步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机构盒的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本技术的收纳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收纳装置,包括上述下拉门机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下拉门机构及收纳装置,包括门板、第一连杆及机构盒,门板通过第一连杆铰接于机构盒,因此门板可以通过连杆的转动而相对机构盒上下移位,以使下拉门机构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机构盒包括弹扣、缓冲器、复位弹簧及拉簧固定件,打开下拉门机构时,通过转动第一连杆使得拉簧固定件卡接在弹扣的卡槽内,即可将下拉门机构锁定在打开状态;令拉簧固定件脱离卡槽即可自动复位从而关闭下拉门机构,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拉动拉簧固定件以使其压缩缓冲器的活塞杆,以避免或减轻门板的撞击,可降低危险性并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收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收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收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L形板;2、下拉门机构;21、门板;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机构盒;241、弹扣;242、缓冲器;243、复位弹簧;244、拉簧固定件;2411、卡槽;2421、活塞杆;2441、阻尼部;25、同步联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收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收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收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分解图。参考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该收纳装置主要由一L形板1和一下拉门机构2构成,该收纳装置在下拉门机构2打开时,可以看成是一个双层储物架。图4为该收纳装置的2下拉门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该下拉门机构2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下拉门机构2包括有门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及机构盒24,机构盒2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L形板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杆22及第二连杆23均对应设置有两条;机构盒24内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弹扣241、缓冲器242、复位弹簧243以及用于拉伸复位弹簧243的拉簧固定件244,第一连杆22的一端连接于门板21,第一连杆22的另一端伸入安装腔内并与机构盒24形成铰接,拉簧固定件244与第一连杆22固定,第二连杆23的一端连接于门板21,第二连杆23的另一端伸入机构盒24的安装腔内并与机构盒24形成铰接,具体来说,弹扣241形成有卡槽2411,拉簧固定件24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22,拉簧固定件244的另一端用于与卡槽2411卡接,以将下拉门机构2锁定在打开状态。具体来说,缓冲器242具有活塞杆2421,以使拉簧固定件244在脱离卡槽2411后,能够在复位弹簧243的拉动下,接触并压缩活塞杆2421。具体来说,复位弹簧243的安装位置高于弹扣241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打开下拉门机构2时,可通过往下拉动门板21,以使第一连杆22能够带动拉簧固定件244,使拉簧固定件244卡接在弹扣241的卡槽2411内,此时下拉门机构2锁定在打开状态,并且门板21朝上的一侧形成置物台面,可用于临时放置物品,此时收纳装置可以看成一双层储物架,上层通过L形板1来放置物品,下层通过置物台面来放置物品;关闭下拉门机构2时,向上轻抬门板21,使得拉簧固定件244脱离卡槽2411,即可自动复位从而关闭下拉门机构2,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243拉动拉簧固定件244以使其接触并压缩缓冲器242的活塞杆2421,以避免或缓减轻门板21的撞击,可降低危险性并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的下拉门机构2的开关过程中,门板21的移动轨迹呈弧形,使得门板21下降后可位于L形板1的正下方。现有技术中收纳装置一般是通过将门板外翻从而打开下拉门的,若收纳装置安装在较高的位置,那么对于身高较矮的人们来说,外翻的门板会遮挡视线,甚至会阻碍取放物品。而本实施中,下拉门机构2的门板21呈弧形轨迹上下移位,收纳装置的取物口位于装置侧面,在收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门板21位于L形板1的下方,因此门板21不会遮挡视线,也不会对取放物品造成阻碍。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只是在本实施例的收纳装置中才有这样的效果,将下拉门机构2应用于其他收纳装置中(如壁柜或吊柜),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优选地,该下拉门机构2还包括同步联动轴25,同步联动轴25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机构盒24的安装腔内并与对应的第二连杆23连接。具体来说,由于要实现同步运动,同步联动轴25的两端应该刚好连接在第二连杆23的铰接点上;通过设置同步联动轴25,可以使开关过程中推拉门板21更加顺畅、更省力。优选地,复位弹簧243为恒力弹簧,可以使得门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第一连杆及机构盒,所述机构盒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弹扣、缓冲器、复位弹簧以及用于拉伸所述复位弹簧的拉簧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机构盒形成铰接,所述拉簧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n所述弹扣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拉簧固定件的卡槽,所述缓冲器设置有活塞杆,以使所述拉簧固定件在脱离卡槽后,能够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压缩所述活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第一连杆及机构盒,所述机构盒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弹扣、缓冲器、复位弹簧以及用于拉伸所述复位弹簧的拉簧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门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机构盒形成铰接,所述拉簧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
所述弹扣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拉簧固定件的卡槽,所述缓冲器设置有活塞杆,以使所述拉簧固定件在脱离卡槽后,能够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压缩所述活塞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恒力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弹扣的安装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装置的下拉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固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宗权,叶耀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铭珈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