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涉及压缩机领域,旨在解决压缩机工作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螺杆转子内部设有中空的通道,螺杆箱下方设有储液箱,储液箱内设有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腔,储液箱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驱动机构,螺杆转子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冷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通过壳体、隔板和弹性件,在压缩的空气通入到气腔内时,推动隔板向液腔方向移动,使得冷却液不断流向螺杆转子内部,对螺杆转子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
A screw machine fo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广泛使用的气压发生装置。现在使用的空气压缩机的类型主要是: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而其中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以其震动小、噪声低、易于维护、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由于各部件之间的摩擦磨损,易导致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升温高,散热效果差,将会影响各部件的使用性能,缩短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906747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永磁变频电机、与所述永磁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机、用于将所述主机固定于所述永磁变频电机上的托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油分桶、设于所述机架顶部的冷却器、用于将所述主机与所述油分桶连通的排气管、用于将所述油分桶与所述冷却器连通的通气管、用于将所述油分桶与所述冷却器连通的第一通油管、用于将所述冷却器与所述主机连通的第二通油管、用于将所述主机与所述油分桶连通的出油管、用于将所述主机与所述油分桶连通的气量控制管、用于将所述主机与所述油分桶连通的油量控制管、与所述主机连通的进气管、设于所述进气管自由端的空气过滤器和设于所述主机上的进气阀,所述永磁变频电机上设有用于散热的第一散热翘片,所述冷却器上设有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翘片,所述托架呈伞状结构,所述托架的周边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托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永磁变频电机上,所述托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机上。该方案解决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存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通过壳体、隔板和弹性件,在压缩的空气通入到气腔内时,推动隔板向液腔方向移动,使得冷却液不断流向螺杆转子内部,对螺杆转子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螺杆箱以及安装在螺杆箱内的螺杆转子,所述螺杆转子内部设有中空的通道,所述螺杆箱下方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设有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储液箱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螺杆转子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冷却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压缩机运作时,螺杆转子发生转动并对从进风口进入螺杆箱的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压缩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在现有技术中,在出风口出常加设一个耐压腔用于储存压缩的空气,在螺杆转子高速旋转并挤压空气时,由于螺杆转子之间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压缩的空气也带有部分热量,使得空气压缩机散热较差,而通过在螺杆转子内部设有通道,且在压缩机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冷却液在冷却腔、和螺杆转子内部的通道之间形成循环,通过冷却液能吸收螺杆转子摩擦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从而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防止螺杆转子由于工作时积蓄大量的热量从而影响螺杆转子和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气腔和液腔,所述液腔、冷却腔以及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气腔和螺杆箱的出风口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滑动连接在壳体内,隔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带有冷却液的液腔和与出风口连通的气腔,在空气压缩机运行时,压缩的空气进入到气腔内部,由于隔板滑动连接在壳体内部,故隔板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向液腔方向移动,从而压缩液腔内的冷却液,使冷却液流向螺杆转子内部的通道,对螺杆转子进行冷却,通过空气压缩的势能作为推动隔板的动力,使得该驱动机构无需外接动力源,就能实现对冷却液的驱动,并且隔板采用气体压缩驱动,使得冷却液对螺杆转子的冷却能与空气压缩机同步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壳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液腔内部设置弹性件,使得在空气压缩机停止运作,出风口处排出压缩的空气时,弹性件能将隔板向气腔方向推动,并且流至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在冷却腔内部压强下流向液腔,使得隔板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压缩机再次工作时能挤压隔板推动冷却液对螺杆转子进行冷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腔与螺杆转子之间设有单向阀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液腔和螺杆转子之间设置单向阀一,既能保证在隔板推动冷却液向螺杆转子内部流动,防止冷却液回流至液腔,也能防止在弹性件使隔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时,能通过单向阀一对螺杆转子内部的冷却液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冷却液回流而使螺杆转子内部始终充满冷却液,能将螺杆转子上的热量吸收至冷却液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腔远离气腔的一端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设置在液腔的底端,所述连接口内连接有伸入冷却腔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单向阀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管在冷却腔内压强增大时,能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压入液腔内,设置的单向阀二能起到防止回流的作用,一方面避免隔板压缩液腔时将冷却液从液腔压入至冷却腔内,从而无法实现对螺杆转子的冷却,另一方面能保证隔板在弹性件作用下以及在冷却腔内部的压强下恢复至初始位置时,使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流至液腔内,对液腔内的冷却液进行补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内壁上设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粘接在通道的内壁上,通过加强筋能加强螺杆转子的强度,防止中空结构的螺杆转子在转动对空气进行压缩时,由于摩擦和挤压导致螺杆转子出现变形而影响空气压缩装置的空气压缩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呈螺旋结构,若干所述加强筋环形阵列分布在通道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加强筋环形阵列粘接在通道的内壁上,不仅能保证螺杆转子具有较好的强度,也使冷却液流经螺杆转子内的通道时,通过螺旋结构的加强筋增加冷却液与螺杆转子的接触面积,提高螺杆转子的散热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为铜材质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在螺杆转子形成螺旋结构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片与通道的内壁连接,螺旋片在螺杆转子内部形成螺旋结构的通道,当冷却液流过螺旋结构的通道时,由于螺旋片与通道内壁连接,使得螺杆转子上堆积的热量会传导到螺旋片上,由于螺旋片的螺旋结构,增大了冷却液对螺旋片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冷却液对螺杆转子的冷却速率,并且形成螺旋结构的通道增加冷却液流经螺杆转子的时间,提高螺杆转子的散热效果,防止散热效果差而影响螺杆转子的使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冷却液流经螺杆转子内部的通道,带走螺杆转子上堆积的热量,对螺杆转子进行直接的冷却,从而保证螺杆式压缩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通过壳体、隔板和弹性件,在压缩的空气通入到气腔内时,推动隔板向液腔方向移动,使得冷却液不断流向螺杆转子内部,对螺杆转子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通过单向阀二限制冷却液的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包括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的螺杆箱(1)以及安装在螺杆箱(1)内的螺杆转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2)内部设有中空的通道(5),所述螺杆箱(1)下方设有储液箱(16),所述储液箱(16)内设有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腔(6),所述储液箱(16)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螺杆转子(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冷却腔(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包括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的螺杆箱(1)以及安装在螺杆箱(1)内的螺杆转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2)内部设有中空的通道(5),所述螺杆箱(1)下方设有储液箱(16),所述储液箱(16)内设有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冷却腔(6),所述储液箱(16)上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螺杆转子(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冷却腔(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内滑动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将壳体(7)内部分隔成气腔(9)和液腔(10),所述液腔(10)、冷却腔(6)以及通道(5)相互连通,所述气腔(9)和螺杆箱(1)的出风口(4)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螺杆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腔(10)内设有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的两端分别与隔板(8)和壳体(7)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水锋,王权,王建富,朱爱娅,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众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