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少华专利>正文

空气无菌、杀毒、增新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812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无菌、杀毒、增新处理机,涉及由风管依次连通的进风口、初滤器、抽风机、细滤器和出风口,其主要特征是:细滤器采用的是分子筛,在分子筛的出风端与出风口之间还装有气溶胶喷雾消毒装置;在该机中,还设计有二次净化装置,以便必要时,可对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及在洁净室中被污染的空气再进行二次净化。该机不但适合对医院手术室及病房等进行空气净化,也可用于会议室、居室的空气增新、滤毒。(*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特别适宜于对医院病房和手术室提供洁净空气。现有的医用手术室、病房的空气洁净技术,都是工业洁净技术的翻版。在滤材上大多采用孔径大于或等于0.5μ的纸质纤维过滤材料,这就造成了医用洁净技术的极限一直在100级(中国GMP制剂标准—92年)左右停滞不前。当今气溶胶研究证明,细菌不仅可存活于灰尘粒子中,还存活于气溶胶胶团中。由此,即使最小直径0.3μ的细菌溶入0.1μ气溶胶胶团中,二者的直径叠加起来也才0.4μ,而0.5μ的滤孔是不可能捕获0.4μ的胶团的。与此同时,现有的医用洁净技术,事实上仅仅是过滤尘埃和细菌的技术,而危害人体健康的还有真菌、芽胞、病毒等,病毒的直径又在0.015~0.045μ之间,0.5μ孔径的滤材更不可能捕获0.015μ的病毒。此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技术概括起来说,不外乎采用了多层过滤加负氧离子,加湿和活性炭吸附(即脱臭)等功能,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氧气等却无能为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空气无菌、杀毒、增新处理机,该机既能直接捕获空气中直径大于0.29μ的灰尘、细菌,还能使直径更小的细菌和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无菌、杀毒、增新处理机,涉及进风口(13)、初滤器(1)、抽风机(2)、细滤器(3)和出风口(14),其中初滤器(1)、抽风机(2)、细滤器(3)、出风口(14)之间依次由风管连通,即初滤器(1)的出风端连通抽风机(2)的进风端,抽风机(2)出风端连通细滤器(3)的进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滤器(3)是分子筛(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施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