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55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盾构隧道包括衬砌结构、口字件和防撞墙,还包括防水结构,防水结构与衬砌结构之间形成排水空间,防水结构两侧底面的两端均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滑轮,防撞墙上端面设有供滑轮滚动的轨道,排水空间两侧底面均通过防水板和防水密封垫圈进行密封,排水空间两端端面均通过防水密封垫圈进行密封,防撞墙内侧设有排水渠,防水板底部连接若干排水管,排水管穿过防水结构与防撞墙之间的间隙并与排水渠连通,其优点在于,防水结构与衬砌结构之间形成排水空间,作为盾构隧道中渗漏水的排出通道,有效提高防水性能,防水结构能够在盾构隧道内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盾构隧道内特定区域布置,失效后易于更换。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structure of shiel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及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高铁路网、高速公路路网及城市路网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跨江跨海隧道逐批修建。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隧道因其独有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在隧道的众多施工方法中,盾构法因其劳动强度低,掘进速度快,安全可靠,不受季节限制,对周围地层扰动影响小等优点,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为优化设计、节省造价,由单层混凝土管片经螺栓拼接而成的衬砌结构已成为盾构隧道工程界的主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渗漏水是妨碍隧道在设计服役周期内可靠性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高水压、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保证隧道“滴水不漏”几无可能。如果在盾构隧道内全线做二衬防水体系,一方面极不经济,另一方面,对于水下盾构隧道,隧道结构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纵向不均匀沉降,在漫长的服役期内,二衬在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变形或出现裂缝,甚至会引发结构失效,其防水性能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盾构隧道包括衬砌结构(1)以及设置在衬砌结构(1)底部的口字件(3),衬砌结构(1)由管片沿盾构隧道环向和纵向拼接而成,口字件(3)用于提供疏散空间、管线布置空间和设备布置空间,口字件(3)两侧设有沿盾构隧道纵向延伸的防撞墙(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结构(2),防水结构(2)为半径小于衬砌结构(1)且长度不大于衬砌结构(1)的弧形混凝土板,防水结构(2)与衬砌结构(1)之间形成排水空间,所述防水结构(2)两侧底面的两端均设有支座(4),支座(4)与防水结构(2)通过下纵梁(5)固定连接,排水空间两侧底面均通过防水板(11)进行密封,排水空间两端端面均通过防水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盾构隧道包括衬砌结构(1)以及设置在衬砌结构(1)底部的口字件(3),衬砌结构(1)由管片沿盾构隧道环向和纵向拼接而成,口字件(3)用于提供疏散空间、管线布置空间和设备布置空间,口字件(3)两侧设有沿盾构隧道纵向延伸的防撞墙(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结构(2),防水结构(2)为半径小于衬砌结构(1)且长度不大于衬砌结构(1)的弧形混凝土板,防水结构(2)与衬砌结构(1)之间形成排水空间,所述防水结构(2)两侧底面的两端均设有支座(4),支座(4)与防水结构(2)通过下纵梁(5)固定连接,排水空间两侧底面均通过防水板(11)进行密封,排水空间两端端面均通过防水密封垫圈(18)进行密封,所述防撞墙(8)内侧设有排水渠(9),防水板(11)底部连接若干沿盾构隧道纵向排列的排水管(7),排水管(7)穿过防水结构(2)与防撞墙(8)之间的间隙并与排水渠(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的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上设有滑轮,防撞墙(8)上端面设有供滑轮滚动的轨道(6),轨道(6)的长度不大于衬砌结构(1)的长度,排水空间两侧的防水板(11)分别通过滑动锁紧机构与防水结构(2)两侧底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夏临程勇刘继国拓勇飞李昕舒恒刘尚各王秒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