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坚果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向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晾晒板,所述晾晒板的顶部开设有晾晒口,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晾晒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均开设有插口。该坚果用多层晾果架,通过设置晾晒板,由于晾晒口使连通的口,所以在晾晒的时候坚果所产生的水分会从晾晒口的底部流出,避免了水分残留在晾晒板的内部被坚果再次吸收,减少了坚果晾晒的时间。
A multi-layer fruit drying stand for n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
本技术涉及坚果加工
,具体为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
技术介绍
坚果是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一粒或者多粒种子,如板栗和杏仁等的果实,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坚果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采摘后的果实进行晾晒,而一些坚果不能放在太阳下进行曝晒,需放在厂房内进行晾晒就需要借助到晾果架了,但是传统的多层晾果架在晾晒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上层果实的水分长久滴落在下层水果上,导致晾晒不均匀,同时在收起晾晒好的果实时需要一个个捡起,较为麻烦,浪费了劳动力,故而提出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具备均匀晾晒和方便收起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多层晾果架在晾晒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上层果实的水分长久滴落在下层水果上,导致晾晒不均匀,同时在收起晾晒好的果实时需要一个个捡起,较为麻烦,浪费了劳动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均匀晾晒和方便收起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向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晾晒板,所述晾晒板的顶部开设有晾晒口,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晾晒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均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排水槽,所述底座的正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部插接有收集盒,所述晾晒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分别位于插槽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晾晒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限位杆,所述连接口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相同,所述晾晒板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晾晒口的顶部直径大于晾晒口的底部直径,且晾晒口呈等距离排列与晾晒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数量为四个,且承接板的宽度大于晾晒板的宽度,所述承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插口的内部,所述插口与排水槽相连通,且排水槽的底部贯穿底座并与收集槽相连通。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杆分别插接于两个插槽的内部,所述U形限位杆左侧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限位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长度大于限位槽的长度,所述拉伸弹簧的左端与U形限位杆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坚果用多层晾果架,通过设置晾晒板,在需要对坚果进行晾晒的时候,首先将坚果放入到晾晒板顶部的晾晒口的内部,由于晾晒口使连通的口,所以在晾晒的时候坚果所产生的水分会从晾晒口的底部流出,避免了水分残留在晾晒板的内部被坚果再次吸收,减少了坚果晾晒的时间,这些流出的水平将会掉落在承接板的顶部,长久的积累过后水分会从承接板逐步流入到排水槽的内部,并从排水槽流入到收集槽内进行统一处理,使得晾晒架上层晾晒的坚果产生的水分不会流入到下层晾晒的坚果上,让每一层的坚果都能均匀的晾晒,并且通过设置U形限位杆,在需要收起晾晒完成后的坚果时,只需要向右侧拉动U形限位杆使得U形限位杆的左侧脱离限位槽的限位,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晾晒板使其倾斜,再将收集袋放于晾晒板的正面或背面接住坚果即可,有效的提高了坚果晾晒完成后的收集速度,让收集晾晒完成的坚果更加容易,节约了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方向轮、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晾晒板、6晾晒口、7承接板、8插口、9排水槽、10收集槽、11收集盒、12插杆、13插槽、14限位槽、15连接口、16U形限位杆、17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向轮2,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活动安装有晾晒板5,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的高度相同,晾晒板5的数量为四个,晾晒板5的顶部开设有晾晒口6,晾晒口6的顶部直径大于晾晒口6的底部直径,且晾晒口6呈等距离排列与晾晒板5的顶部,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且位于晾晒板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板7,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口8,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的内部均开设有排水槽9,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收集槽10,承接板7的数量为四个,且承接板7的宽度大于晾晒板5的宽度,承接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插口8的内部,插口8与排水槽9相连通,且排水槽9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与收集槽10相连通,收集槽10的内部插接有收集盒11,晾晒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12,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13,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分别位于插槽1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晾晒板5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连接口15,连接口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限位杆16,在需要对坚果进行晾晒的时候,首先将坚果放入到晾晒板5顶部的晾晒口6的内部,由于晾晒口6使连通的口,所以在晾晒的时候坚果所产生的水分会从晾晒口6的底部流出,避免了水分残留在晾晒板5的内部被坚果再次吸收,减少了坚果晾晒的时间,这些流出的水平将会掉落在承接板7的顶部,长久的积累过后水分会从承接板7逐步流入到排水槽9的内部,并从排水槽9流入到收集槽10内进行统一处理,使得晾晒架上层晾晒的坚果产生的水分不会流入到下层晾晒的坚果上,让每一层的坚果都能均匀的晾晒,并且通过设置U形限位杆16,在需要收起晾晒完成后的坚果时,只需要向右侧拉动U形限位杆16使得U形限位杆16的左侧脱离限位槽14的限位,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晾晒板5使其倾斜,再将收集袋放于晾晒板5的正面或背面接住坚果即可,有效的提高了坚果晾晒完成后的收集速度,让收集晾晒完成的坚果更加容易,节约了劳动力,两个插杆12分别插接于两个插槽13的内部,U形限位杆16左侧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限位槽14的内部,连接口15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17,连接口15的长度大于限位槽14的长度,拉伸弹簧17的左端与U形限位杆16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在需要对坚果进行晾晒的时候,首先将坚果放入到晾晒板5顶部的晾晒口6的内部,在需要收起晾晒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活动安装有晾晒板(5),所述晾晒板(5)的顶部开设有晾晒口(6),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且位于晾晒板(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板(7),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口(8),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的内部均开设有排水槽(9),所述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收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的内部插接有收集盒(11),所述晾晒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1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分别位于插槽(1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晾晒板(5)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连接口(15),所述连接口(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限位杆(16),所述连接口(15)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坚果用多层晾果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活动安装有晾晒板(5),所述晾晒板(5)的顶部开设有晾晒口(6),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且位于晾晒板(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承接板(7),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口(8),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的内部均开设有排水槽(9),所述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收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的内部插接有收集盒(11),所述晾晒板(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均开设有插槽(1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分别位于插槽(1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晾晒板(5)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连接口(15),所述连接口(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限位杆(16),所述连接口(15)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燕云,
申请(专利权)人:许燕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