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玻璃结构,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的四周边缘之间设置有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内的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设置有干燥空气腔,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腔,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半球形凹槽,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上端面通过上丁基胶层与第一钢化玻璃相连接,所述上丁基胶层填满上半球形凹槽。
Hollow glas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玻璃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
,尤其涉及中空玻璃结构。
技术介绍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间隔一定的距离,平行地粘合在一起,在两片玻璃间形成一个坚固的密封腔,密封腔内充满接近外部气压的干燥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现有的中空玻璃都是在铝合金间隔框内填充干燥剂,并在铝合金间隔框外侧设置网板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中空玻璃内部,这种方式干燥效果差,水分一旦进入中空玻璃内部很难进行清除,同时铝合金间隔框侧面强度低,容易在填充密封胶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导致组装失败,另外,铝合金间隔框与玻璃之间通过厚度较为薄弱丁基胶粘接,密封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中空玻璃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空玻璃结构,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的四周边缘之间设置有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内的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设置有干燥空气腔,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腔,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半球形凹槽,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上端面通过上丁基胶层与第一钢化玻璃相连接,所述上丁基胶层填满上半球形凹槽,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下半球形凹槽,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下端面通过下丁基胶层与第二钢化玻璃相连接,所述下丁基胶层填满下半球形凹槽,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内设置有外干燥腔,在所述外干燥腔内填充有外干燥剂颗粒,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所述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在所述三角加强支撑筋与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之间设置有外网格板,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内设置有内干燥腔,在所述内干燥腔内填充有内干燥剂颗粒,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的内次均匀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强支撑筋,在所述工字型加强支撑筋之间的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上设置有内网格板。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中空玻璃结构,结构新颖,采用内外铝合金间隔框结构,并在内外铝合金间隔框内都添加干燥剂,能够充分吸收中空玻璃外部和内部水分,保持中空玻璃内的干燥,同时外铝合金间隔框外侧采用三角加强支撑筋支撑,内铝合金间隔框内侧采用工字型加强筋支撑,结构强度好,不易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另外在铝合金间隔框上下端面上设置若干半球形凹槽大大增大丁基胶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中空玻璃整体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空玻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化玻璃,2、第二钢化玻璃,3、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5、干燥空气腔,6、密封胶腔,7、上半球形凹槽,8、上丁基胶层,9、下半球形凹槽,10、下丁基胶层,11、外干燥腔,12、外干燥剂颗粒,13、三角加强支撑筋,14、外网格板,15、内干燥腔,16、内干燥剂颗粒,17、工字型加强支撑筋,18、内网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应当指出:对于本工艺领域的普通工艺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中空玻璃结构,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的四周边缘之间设置有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的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之间设置有干燥空气腔5,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第二钢化玻璃2、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腔6,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半球形凹槽7,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通过上丁基胶层8与第一钢化玻璃1相连接,所述上丁基胶层8填满上半球形凹槽7,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下半球形凹槽9,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下端面通过下丁基胶层10与第二钢化玻璃2相连接,所述下丁基胶层10填满下半球形凹槽9,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内设置有外干燥腔11,在所述外干燥腔11内填充有外干燥剂颗粒12,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13,所述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13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在所述三角加强支撑筋13与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之间设置有外网格板14,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设置有内干燥腔15,在所述内干燥腔15内填充有内干燥剂颗粒16,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内次均匀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强支撑筋17,在所述工字型加强支撑筋17之间的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上设置有内网格板18。上述中空玻璃结构,结构新颖,采用内外铝合金间隔框结构,并在内外铝合金间隔框内都添加干燥剂,能够充分吸收中空玻璃外部和内部水分,保持中空玻璃内的干燥,同时外铝合金间隔框外侧采用三角加强支撑筋支撑,内铝合金间隔框内侧采用工字型加强筋支撑,结构强度好,不易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另外在铝合金间隔框上下端面上设置若干半球形凹槽大大增大丁基胶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中空玻璃整体使用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空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的四周边缘之间设置有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的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之间设置有干燥空气腔(5),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第二钢化玻璃(2)、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腔(6),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半球形凹槽(7),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通过上丁基胶层(8)与第一钢化玻璃(1)相连接,所述上丁基胶层(8)填满上半球形凹槽(7),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下半球形凹槽(9),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下端面通过下丁基胶层(10)与第二钢化玻璃(2)相连接,所述下丁基胶层(10)填满下半球形凹槽(9),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内设置有外干燥腔(11),在所述外干燥腔(11)内填充有外干燥剂颗粒(12),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13),所述若干三角加强支撑筋(13)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在所述三角加强支撑筋(13)与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之间设置有外网格板(14),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设置有内干燥腔(15),在所述内干燥腔(15)内填充有内干燥剂颗粒(16),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内次均匀设置有若干工字型加强支撑筋(17),在所述工字型加强支撑筋(17)之间的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上设置有内网格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的四周边缘之间设置有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在所述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内的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之间设置有干燥空气腔(5),在所述第一钢化玻璃(1)、第二钢化玻璃(2)、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之间设置有密封胶腔(6),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半球形凹槽(7),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上端面通过上丁基胶层(8)与第一钢化玻璃(1)相连接,所述上丁基胶层(8)填满上半球形凹槽(7),在所述外U型铝合金间隔框(3)和内U型铝合金间隔框(4)的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下半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飞,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点阳中空玻璃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