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64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助推支架,第一支架锁固安装于滑移门内侧的中后部处,第二支架置于第一支架的内侧旁边,且第二支架一侧滑动连接于中导轨上,第二支架一侧还与两根拉绳一端相连接,助推支架铰接安装于第二支架另一侧上,且助推支架一侧还与第一支架相铰接,助推支架另一侧还与一根拉绳相连接;该中支架结构新颖、简单、合理,能够很好的实现将滑移门从半锁位置移动到全锁紧位置,从而可完全取代带自吸合功能的门锁,既减小和减轻了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得系统易于安装,又大大降低了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的制作工艺及制作成本,满足了当前汽车日益发展的需要。

The middle bracket applied in the electric sliding door system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
,具体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因其独特的开启方式,相比传统铰链旋转门有很多优点,例如电动开启、关闭,防夹功能,易于泊车,良好的进出性及方便装卸货物,等等。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主要包括滑移门驱动机构机构、带自吸合功能的门锁、电子控制单元(ECU)、防夹传感器等。其中所述的带自吸合功能的门锁,其作用是在车门没有完全关闭时(即车门处于半锁状态),能自动的将车门吸合到全锁紧位置,保证车门在完全关闭状态。然而,现有的带自吸合功能的门锁通常都结构复杂、零件制造精度高、装拆困难、成本高,不能满足当前汽车日益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其结构新颖、简单、合理,能够很好的实现将滑移门从半锁位置移动到全锁紧位置,既减小和减轻了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又大大降低了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的制作工艺及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安装于汽车车身侧围外侧上的中导轨、安装于所述滑移门内侧中部处的中支架(1)、以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中支架(1)滑动连接于所述中导轨上,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两根分别与所述中支架(1)相连接的拉绳(2)、以及能够驱动两根所述拉绳(2)进行伸缩运动的动力单元,且两根所述拉绳(2)的伸缩运动能够带动所述滑移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助推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1)锁固安装于所述滑移门内侧的中后部处,所述第二支架(12)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侧旁边,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安装于汽车车身侧围外侧上的中导轨、安装于所述滑移门内侧中部处的中支架(1)、以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中支架(1)滑动连接于所述中导轨上,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两根分别与所述中支架(1)相连接的拉绳(2)、以及能够驱动两根所述拉绳(2)进行伸缩运动的动力单元,且两根所述拉绳(2)的伸缩运动能够带动所述滑移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助推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1)锁固安装于所述滑移门内侧的中后部处,所述第二支架(12)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侧旁边,且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中导轨上,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侧还与两根所述拉绳(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助推支架(13)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另一侧上,且所述助推支架(13)的一侧还与所述第一支架(11)相铰接,所述助推支架(13)的另一侧还与一根所述拉绳(2)相连接;
将所述滑移门的开关门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以及将与所述助推支架(13)另一侧相连接的所述拉绳(2)定义为第一拉绳,余下的另一根所述拉绳(2)定义为第二拉绳;当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拉绳进行回缩、且所述第二拉绳进行伸出运动时,所述第一拉绳会带动所述中支架(1)及所述滑移门一起朝前移动、来进行关门动作,而当所述中支架(1)及所述滑移门一起移动至半锁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架(12)被止停,此时所述动力单元继续驱动所述第一拉绳进行回缩运动,所述助推支架(13)的另一侧便会在所述第一拉绳的带动下朝后运动,随之相应的,所述助推支架(13)的一侧会朝前运动,并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滑移门一起朝前移动至全锁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中的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具有一为板状并供与所述滑移门内侧中后部锁固连接的主体部(110)、以及两个分别自所述主体部(110)的相对两侧边并朝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凸耳(111),两个所述第一凸耳(111)还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支架(12)具有一为板状并自由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内侧旁边的基体部(120)、一体成型于所述基体部(120)一侧上的安装部(121)、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基体部(120)另一侧上的第二凸耳(122),其中在所述安装部(121)上安装有一供与所述中导轨滑动连接的滚轮组件(123),且在所述安装部(121)上还安装有供与两根所述拉绳(2)一端相连接的连接组件(124);
所述助推支架(13)具有一为长条板状的基板部(130)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基板部(130)一长边侧上的第三凸耳(131),且在所述基板部(130)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还安装有一供所述第一拉绳缠绕连接的第一滑轮(132);
当组装所述助推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2)时,所述基板部(130)自由置于所述基体部(120)的上侧上,所述第三凸耳(131)置于所述第二凸耳(122)的下方,且同时所述第三凸耳(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克拉佩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