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所述边柱,对第二所述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通过所述叶片和是联动叶片配合使用,让所述叶片技术开锁的过程更加的复杂,有利于提升机械锁芯的安全性。
A kind of interlocking blade lock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本技术涉及锁芯,尤其涉及叶片间联动且无法自动复位的锁芯叶片及锁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芯向着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在传统密码锁芯的基础上,出现了芯片卡门禁、指纹识别、生物识别、互联网联网识别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安全性越来越高。在机械锁芯中,以叶片锁芯制成的B级锁芯安全性能相对较高,防盗效果较好。其通常作为各种新技术锁芯的辅助开锁方式进行配合使用。但是,随着开锁技术的提高,将会直接影响到锁芯的安全性能,其中,机械锁芯的安全性能将会影响到其他锁芯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能。提供一种机械锁芯,让叶片同联动叶片相互结合使用,利用联动叶片不可自动复位的特性,起到防止技术开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包括: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边柱,对第二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部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高度,所述联动叶片顶边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联动叶片在侧边分布有缺口,缺口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另一侧贴合于第二边柱;所述钥匙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上的凸柱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第二边柱上设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将所述叶片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的压板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压簧和所述边柱的顶部位于顶槽中;压板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压板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辅边柱的一端;其中,主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表面,落入第一凹口中;辅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第一叶面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中;这时,所述边柱从顶槽中落下,所述钥匙旋转所述拨片,开启锁芯。进一步地,根据需要,所述叶片第一边柱的宽度随机分布,推动所述联动叶片移动不同的距离。进一步地,在所述叶片顶边上设有联动柱,联动柱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另一端位于相邻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上,推动相邻所述叶片上的联动柱进行移动。进一步地,第二挂钩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进一步地,主边柱、辅边柱的顶边上设有压簧。进一步地,根据需要,所述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面设置为波浪形的边;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叶面设为波浪形的边。进一步地,连接杆连接压板和辅边柱两端的边缘,分布于所述叶片及所述联动叶片的最外侧。进一步地,根据需要,第二叶面不设置连接弹簧和第一挂钩结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叶片的移动带动所述联动叶片也进行移动,所述叶片通过弹簧进行复位。而所述联动叶片则没有弹簧结构进行复位,其复位需要所述叶片复位时进行推动才能复位。这样,经过移动的所述联动叶片,在移动后,如果不是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所述边柱就无法落下到所述叶片或联动叶片的凹口中。也就是说,如果所述联动边柱在开锁的过程中,如果有一片所述联动叶片移动的位置发生错位,整个锁芯就无法被打开,需要对整个锁芯内部的所述叶片进行复位后,才能再次进行开锁。这就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技术开锁的难度及用时,同时,拥有所述钥匙的用户能很轻松的开启锁芯。通过所述叶片和是联动叶片配合使用,让所述叶片技术开锁的过程更加的复杂,有利于提升机械锁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半剖面简化显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侧剖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叶片和联动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整体外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边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俯视钥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叶片11第一叶面111第一凹口12第二叶面13第一边柱14第二边柱121凸柱122第一挂钩141第二挂钩15连接弹簧16回位弹簧2联动叶片21底部22顶部221第二凹口222缺口3边柱31主边柱32辅边柱33压板34压簧35连接杆4拨片5壳体51顶槽52长方形柱体6钥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联动叶片2锁芯,包括:由叶片1、联动叶片2、边柱3、拨片4、壳体5、钥匙6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1,两片所述叶片1第二叶面12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15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1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121,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122;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上分布有第一凹口111;所述叶片1的第一叶面11和第二叶面12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13进行连接;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边缘设有第二边柱14,对第二边柱14同第一边柱13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2;所述联动叶片2底部21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5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52高度,所述联动叶片2顶边设有第二凹口221;所述联动叶片2在侧边分布有缺口222,缺口222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13,另一侧贴合于第二边柱14;所述钥匙6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1上的凸柱121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1的第二边柱14上设有第二挂钩141,第二挂钩141上连接有回位弹簧16,回位弹簧16将所述叶片1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3的压板33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34,压簧34和所述边柱3的顶部22位于顶槽51中;压板33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3,压板33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35连接辅边柱32的一端;其中,主边柱3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表面,落入第一凹口111中;辅边柱32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2第一叶面11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221中;这时,所述边柱3从顶槽51中落下,所述钥匙6旋转所述拨片4,开启锁芯。具体的,锁芯内部连续排列有多片所述叶片1和所述联动叶片2,所述叶片1和所述联动叶片2之间为水平并列排列。相对的两片所述叶片1,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钥匙6通过两侧边的波浪形纹路,分别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第二叶面12表面的凸柱121左、右移动。所述叶片1分别向左向右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也左右移动。当所述叶片1及所述联动叶片2上的第一凹口111,第二凹口221推动到正确的位置,排列正确,各自均形成一条直线形凹槽,所述边柱3从所述壳体5顶部22的顶槽51中整体落入所述叶片1的凹槽中,通过所述钥匙6转动所述拨片4,开启锁芯。其中,由于所述联动叶片2需要所述叶片1的第二边柱14进行推动才能回位,在移动所述联动叶片2过程中,如果没有将所述联动叶片2移动到正确的位置,那所述联动叶片2会停留在错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所述边柱,对第二所述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部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高度,所述联动叶片顶边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联动叶片在侧边分布有缺口,缺口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另一侧贴合于第二所述边柱;所述钥匙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上的凸柱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第二所述边柱上设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将所述叶片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的压板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压簧和所述边柱的顶部位于顶槽中;压板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压板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辅边柱的一端;其中,主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表面,落入第一凹口中;辅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第一叶面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中;这时,所述边柱从顶槽中落下,所述钥匙旋转所述拨片,开启锁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所述边柱,对第二所述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部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高度,所述联动叶片顶边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联动叶片在侧边分布有缺口,缺口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另一侧贴合于第二所述边柱;所述钥匙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上的凸柱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第二所述边柱上设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将所述叶片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的压板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压簧和所述边柱的顶部位于顶槽中;压板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压板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辅边柱的一端;其中,主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表面,落入第一凹口中;辅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第一叶面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中;这时,所述边柱从顶槽中落下,所述钥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丹,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