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包括锁盖及执手,锁盖的背侧设置有移位滑槽,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沿移位滑槽依次设置的限位卡件、开关滑块、传动拨叉及限位塞,限位卡件固定于移位滑槽的一端,限位塞固定于移位滑槽的另一端,限位卡件通过第一弹簧与开关滑块连接,限位塞通过第二弹簧与传动拨叉连接,锁盖的正侧形成有用于收纳执手的收纳孔,执手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移位滑槽,执手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开关滑块朝向执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传动拨叉用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执手围绕铰接轴转动,以使执手从收纳孔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
本技术涉及门窗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铝合金门窗所采用的锁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应平开门窗的平开锁,另一类是对应推拉门窗的推拉锁。平开锁通常带有执手,开关方便但是执手整体外露容易碰撞人体导致受伤事故;而推拉锁一般不具有执手,导致开关手感较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当需要开关门窗时,可将执手取出,并通过执手开关门窗;当不需要开关门窗时,可将执手收纳隐藏起来。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包括锁盖及执手,所述锁盖的背侧设置有移位滑槽,所述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沿所述移位滑槽依次设置的限位卡件、开关滑块、传动拨叉及限位塞,所述限位卡件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一端,所述限位塞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卡件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开关滑块连接,所述限位塞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传动拨叉连接,所述锁盖的正侧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执手的收纳孔,所述执手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移位滑槽,所述执手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开关滑块朝向所述执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所述传动拨叉用于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执手围绕所述铰接轴转动,以使所述执手从所述收纳孔弹出。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拨叉包括齿条部,所述执手的一端与所述齿条部形成啮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拨叉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开关滑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片。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拨叉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叉齿,所述两个叉齿之间设置有凹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用于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或者,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卡块,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用于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有安装卡件,所述安装卡件位于所述限位塞背向所述限位卡件的一侧,所述限位塞通过第三弹簧与所述安装卡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盖的正侧还形成有限位孔,所述开关滑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的滑键部。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滑块安装有锁芯,所述锁芯的锁孔朝向所述开关滑块的正侧,且所述锁孔的入口位于所述锁盖的正侧,所述开关滑块的背侧设置有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凸轮与所述锁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限位凸轮能够跟随所述锁芯同步转动,所述锁芯处于关锁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轮用于阻碍所述开关滑块朝向所述限位卡件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钥匙,以使所述锁芯能够在开锁状态和关锁状态之间转换,所述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开关滑块能够朝向所述限位卡件移动以释放所述执手。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件朝向所述限位凸轮的一侧设置有阻碍部,所述锁芯处于关锁状态时,所述阻碍部用于阻碍所述限位凸轮朝向所述限位卡件移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隐藏式执手锁具,在需要开关门窗时,可通过驱使开关滑块朝向限位卡件移动,以使执手的第一卡合部和开关滑块的第二卡合部分离,此时传动拨叉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在驱动执手转动,使得执手从收纳孔中弹出,此时人们可以通过执手开关门窗,非常方便;当不需要开关门窗时,可将执手按压进收纳孔,使得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卡合,即可将执手收纳隐藏起来从而能够降低受伤风险;该隐藏式执手锁具既能应用在推拉门中,也能应用在平开门中,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隐藏式执手锁具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收纳执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收纳执手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弹出执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弹出执手时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的锁盖的背面图;图7为图1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在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的背面图;图8为图7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在锁芯处于关锁状态时的背面图;图10为图9所示隐藏式执手锁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盖;2、执手;11、移位滑槽;3、限位卡件;4、开关滑块;5、传动拨叉;6、限位塞;31、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12、收纳孔;13、限位孔;14、铰接轴;21、第一卡合部;41、第二卡合部;51、齿条部;52、导向槽;42、导向片;53、叉齿;54、凹口;7、安装卡件;62、第三弹簧;43、滑键部;44、锁芯;45、限位凸轮;8、钥匙;32、阻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隐藏式执手锁具的分解图。该隐藏式执手锁具包括锁盖1及执手2,锁盖1的背侧设置有移位滑槽11,该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沿移位滑槽11依次设置的限位卡件3、开关滑块4、传动拨叉5及限位塞6,限位卡件3固定于移位滑槽11的一端,限位塞6固定于移位滑槽11的另一端,限位卡件3通过第一弹簧31与开关滑块4连接,限位塞6通过第二弹簧61与传动拨叉5连接,锁盖1的正侧形成有收纳孔12以及限位孔13,其中收纳孔12用于收纳执手2,执手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14铰接于移位滑槽11,执手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21,开关滑块4朝向执手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部21卡合的第二卡合部41,传动拨叉5用于在第二弹簧61的作用下,驱动执手2围绕铰接轴14转动,以使执手2从收纳孔12弹出。具体来说,传动拨叉5包括有齿条部51,执手2的一端与齿条部51形成啮合传动。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中,第一卡合部21为卡槽,第二卡合部41为用于与该卡槽配合的卡块,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卡合部21为卡块,第二卡合部41为用于与该卡块配合的卡槽。具体来说,传动拨叉5设置有导向槽52,开关滑块4设置有用于与导向槽52滑动配合的导向片42。具体来说,传动拨叉5背向锁盖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叉齿53,这两个叉齿53之间设置有凹口54,叉齿53和凹口54用于与其他传动件配合,实现门窗的开锁和解锁,具体实现手段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CN201820886174-一种门把手与锁具组合式门锁及推拉门;与该专利文献相似,本实施例的隐藏式执手锁具通过传动拨叉5沿移位滑槽11往复移动实现门窗的开锁和解锁。本实施例的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有安装卡件7,安装卡件7位于限位塞6背向限位卡件3的一侧,限位塞6通过第三弹簧62与安装卡件7连接。安装卡件7与限位卡件3用于方便将该隐藏式执手锁具安装在门窗上,为常规技术手段,具体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滑块4的正侧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孔13滑动配合的滑键部43,滑键部43设置若干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盖及执手,所述锁盖的背侧设置有移位滑槽,所述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沿所述移位滑槽依次设置的限位卡件、开关滑块、传动拨叉及限位塞,所述限位卡件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一端,所述限位塞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卡件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开关滑块连接,所述限位塞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传动拨叉连接,所述锁盖的正侧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执手的收纳孔,所述执手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移位滑槽,所述执手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开关滑块朝向所述执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所述传动拨叉用于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执手围绕所述铰接轴转动,以使所述执手从所述收纳孔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盖及执手,所述锁盖的背侧设置有移位滑槽,所述隐藏式执手锁具还包括沿所述移位滑槽依次设置的限位卡件、开关滑块、传动拨叉及限位塞,所述限位卡件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一端,所述限位塞固定于所述移位滑槽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卡件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开关滑块连接,所述限位塞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传动拨叉连接,所述锁盖的正侧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执手的收纳孔,所述执手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移位滑槽,所述执手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开关滑块朝向所述执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所述传动拨叉用于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执手围绕所述铰接轴转动,以使所述执手从所述收纳孔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叉包括齿条部,所述执手的一端与所述齿条部形成啮合传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叉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开关滑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叉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叉齿,所述两个叉齿之间设置有凹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执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用于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或者,所述第一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振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振成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