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民宅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现有技术的隔震结构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设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由若干钢板层和若干橡胶层分层压制而成,钢板层增强了橡胶隔震支座的刚性连接强度,对上部建筑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隔震支座是一种水平刚度较小而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可承受较大的水平变形并且同时可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当地震发生时,由于橡胶层起到了缓冲作用,因此能够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建筑主体传播。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当隔震支座受到较大的水平震力而发生较大的变形时,橡胶层可能因水平方向形变而使得橡胶层与钢板层之间连接强度降低,从而使得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提升了隔震支座水平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1),隔震支座(1)包括上端板(12)、下端板(13)和支座本体(11),上端板(12)和下端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支座本体(11)的上端和下端,上端板(12)和下端板(13)平行设置,支座本体(11)包括沿竖直方向交叠设置的若干橡胶层(111)和若干钢板层(112),在每层橡胶层(111)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块(1111)并且在橡胶层(111)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12),第一凸块(1111)与第一凹槽(1112)的位置上下相对,在每层钢板层(112)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21)并且在钢板层(112)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1),隔震支座(1)包括上端板(12)、下端板(13)和支座本体(11),上端板(12)和下端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支座本体(11)的上端和下端,上端板(12)和下端板(13)平行设置,支座本体(11)包括沿竖直方向交叠设置的若干橡胶层(111)和若干钢板层(112),在每层橡胶层(111)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块(1111)并且在橡胶层(111)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12),第一凸块(1111)与第一凹槽(1112)的位置上下相对,在每层钢板层(112)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21)并且在钢板层(112)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凸块(1122),第二凸块(1122)与第二凹槽(1121)的位置上下相对,第一凸块(1111)与第二凹槽(1121)插接配合并且第一凹槽(1112)与第二凸块(112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11)内还固定设置有铅芯(113),铅芯(113)沿竖直方向贯穿橡胶层(111)和钢板层(112)并且位于支座本体(11)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铅芯(113)的外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层(1131),第一橡胶层(1131)内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弹簧(1132),第一弹簧(1132)被包裹在第一橡胶层(1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座本体(11)的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保护层(114),在橡胶保护层(114)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弹簧(1141),第二弹簧(1141)被包裹在橡胶保护层(1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民宅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橡胶保护层(114)外侧涂设有防火涂料。
技术研发人员:莫济星,李伟森,姚金龙,关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凌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