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5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包括套管、盖板和长燕尾钉,套管的表面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号漆层和二号漆层,套管的一端通过嵌合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长燕尾钉从上到下贯穿圆孔,长燕尾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钉座,钉座的内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固定体,长燕尾钉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钉体,钉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锥槽,且锥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掉落体,通过盖板与套管嵌合连接,并通过长燕尾钉和钢钉对套管进行固定工作,固定牢固,结构稳定;通过长燕尾钉内部设置的固定体和掉落体,依靠掉落体掉落形成铅锤线,进行方位定位和矫正,定位方便,精度较高,且盖板和长燕尾钉能够进行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A fixed structure of reserved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同时人们对质量与外观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施工单位对工程单个工序的一次成优率也越来越重视。预留预埋阶段,预留套管的固定、防护及定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预留套管固定不牢靠产生偏位,不仅浪费材料,后期还需要做封堵、开洞等一系列措施来弥补解决;套管防护工作没做好,容易产生套管损坏、混凝土进入套管等情况,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预留套管一次成优,将直接影响后期机电管线安装的质量与观感,对整个工程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预留套管固定、防护及定位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施工方法。现有预留套管在安装过程中,通过螺钉将预留管固定于浇筑板,固定不牢,安装不便,且固定后位置不便调节;现有预留管在安装过程中,预留套管外部无较好的防护结构,使得预留套管使用寿命较低,且预留套管定位精度不高,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具有固定牢固,防护效果佳,定位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包括套管、盖板和长燕尾钉,套管的表面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号漆层和二号漆层,套管的一端通过嵌合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长燕尾钉从上到下贯穿圆孔,长燕尾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钉座,钉座的内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固定体,长燕尾钉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钉体,钉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锥槽,且锥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掉落体,钉座的内表面一侧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侧设置有按钮。优选的,按钮贯穿方槽内部,按钮的一侧与推杆的一侧通过弹簧弹性相连接,按钮的底端一侧与推杆的上端一侧通过连绳固定相连接,推杆为Z形结构,推杆与方槽内表面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接。为了便于按钮和推杆的推动。优选的,推杆的底端一侧与掉落体的上端一侧相贴合,掉落体的上端与锥槽的内表面上端通过磁性相吸合,掉落体与钉体内壁相贴合,掉落体与掉落体与固定体外壁相套合。为了便于掉落体的自然掉落,形成铅锤线。优选的,钉体与固定体均为锥型结构,锥槽的内部位于掉落体的内侧穿合有细线,细线的上端与掉落体的上端外部四周相固定,细线的底端与固定体的中心位置处外部四周相固定。为了便掉落体与钉体之间的连接。优选的,套管为柱形结构,盖板为方形结构,盖板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环槽,盖板通过环槽与套管的一端相嵌合。为了便于套管与盖板之间的固定。优选的,套管的外部四周位于盖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处钢钉,钢钉贯穿盖板。为了便于套管的进一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盖板与套管嵌合连接,并通过长燕尾钉和钢钉对套管进行固定工作,固定牢固,结构稳定;2、通过套管外部设置的一号漆层和二号漆层,防止套管锈蚀变形,造成损坏,防护效果较好,用寿命较长;3、通过长燕尾钉内部设置的按钮,推杆、细绳、固定体和掉落体,依靠掉落体掉落形成铅锤线,进行方位定位和矫正,定位方便,精度较高;4、通过盖板,套管和长燕尾钉完成对套管的固定、防护和定位工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盖板和长燕尾钉能够进行重复利用,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套管正视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长燕尾钉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套管与浇筑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套管与钢钉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底层套管与浇筑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2、一号漆层;3、二号漆层;4、盖板;5、长燕尾钉;6、钉座;7、钉体;8、固定体;9、掉落体;10、细线;11、按钮;12、推杆;13、钢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包括套管1、盖板4和长燕尾钉5,套管1的表面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号漆层2和二号漆层3,套管1的一端通过嵌合固定连接有盖板4,盖板4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长燕尾钉5从上到下贯穿圆孔,长燕尾钉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钉座6,钉座6的内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固定体8,长燕尾钉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钉体7,钉体7的内表面开设有锥槽,且锥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掉落体9,钉座6的内表面一侧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杆12,推杆12的一侧设置有按钮11,套管1与盖板4嵌合相连接,长燕尾钉5与设于套管1中心位置处,并与盖板4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的圆孔相贯穿,一号漆层2为防锈漆层,二号漆层3为银粉漆层,防止套管1腐蚀,并着增加其闪光效果,便于施工,长燕尾钉5具有独特构造,外部结构主要包括钉座6和钉体7,由若干处小型构件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利用掉落体9很方便的形成铅垂线,用于准确定位,套管1固定方法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图9、图10和图11为图1的分解局部图,图中D为浇筑面板D,由钢筋结构和模板结构组合形成,通过套管1、盖板4和特殊构造的长燕尾钉5,来对预留套管1进行固定、防护和定位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使用,绿色环保。本技术根据附图对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1至附图11所示。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按钮11贯穿方槽内部,按钮11的一侧与推杆12的一侧通过弹簧弹性相连接,按钮11的底端一侧与推杆12的上端一侧通过连绳固定相连接,推杆12为Z形结构,推杆12与方槽内表面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接,方槽开设于钉座6内表面一侧,内部设置有按钮11和推杆12,按钮11和推杆12均为金属件,按钮11与推杆12通过弹簧弹性相连接,并通过连绳固定相连接,使得按钮11和推杆12能够受弹力作用自动复位,通过按钮11推动推杆12一侧,使得推杆12通过转轴进行转动,通过推杆12另一侧向下推动掉落体9,掉落体9受力下落,滑出钉体7内部开设的锥槽,并通过细线10与钉体7中固定体8的上端外部四周固定相连接,形成竖直铅锤线,进行套管1的定位工作,定制的长燕尾钉5,具有特殊的构造,能够利用掉落体9很方便的形成铅垂线,用于准确定位。进一步的,如6和图7所示,推杆12的底端一侧与掉落体9的上端一侧相贴合,掉落体9的上端与锥槽的内表面上端通过磁性相吸合,掉落体9与钉体7内壁相贴合,掉落体9与固定体8外壁相套合,掉落体9设于钉体7内部开设的锥槽中,与钉体7内壁线相贴合,与固定体8外壁相套合,并与锥槽内表面上端通过磁性相吸合,掉落体9受力下落,滑出钉体7内部开设的锥槽,并通过细线10与钉体7中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盖板和长燕尾钉,套管的表面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号漆层和二号漆层,套管的一端通过嵌合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长燕尾钉从上到下贯穿圆孔,长燕尾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钉座,钉座的内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固定体,长燕尾钉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钉体,钉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锥槽,且锥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掉落体,钉座的内表面一侧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侧设置有按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盖板和长燕尾钉,套管的表面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号漆层和二号漆层,套管的一端通过嵌合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长燕尾钉从上到下贯穿圆孔,长燕尾钉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钉座,钉座的内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固定体,长燕尾钉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钉体,钉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锥槽,且锥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掉落体,钉座的内表面一侧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侧设置有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留套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按钮贯穿方槽内部,按钮的一侧与推杆的一侧通过弹簧弹性相连接,按钮的底端一侧与推杆的上端一侧通过连绳固定相连接,推杆为Z形结构,推杆与方槽内表面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禄徐忠平李明耀吴维朱皖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