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扦插育苗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5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扦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扦插育苗钳,包括一对钳把,每个钳把均由把杆和钳头组成,把杆与钳头之间设置有转台,两个钳把通过铰柱铰接,把杆的顶面上开设有指槽,钳头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中均设置有半套壳,一对半套壳组合成夹持套,半套壳内表面的底端位置处设有剪切刃,半套壳内表面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半夹套。该扦插育苗钳,通过设置的夹持套,使得在拨动一对钳把的尾部使钳头部分对植株枝条进行夹取时,在半套壳内剪切刃的合拢下植株枝条被逐渐合拢的两个半套夹持并切断,接着握住钳把部分不放即可将夹持套直接插入到待扦插育苗的土壤中进行培育,达到植株枝条剪切后直接扦插的目的。

A kind of cutting seedling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扦插育苗钳
本技术涉及扦插装置
,具体为一种扦插育苗钳。
技术介绍
扦插育苗是指从植物母体上切取茎,根和叶的一部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使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育苗方法。现有的扦插育苗在剪切下植株枝条后需要再用次将剪切下的植株枝条进行扦插,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扦插育苗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扦插育苗在剪切下植株枝条后需要再用次将剪切下的植株枝条进行扦插,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扦插育苗钳,包括一对钳把,每个所述钳把均由把杆和位于所述把杆首端处的钳头组成,所述把杆与所述钳头之间设置有转台,两个所述钳把通过铰柱铰接,所述把杆的顶面上开设有指槽,所述钳头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中均设置有半套壳,一对所述半套壳组合成夹持套,所述半套壳内表面的底端位置处设有剪切刃,所述半套壳内表面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半夹套。优选的,所述把杆、所述钳头以及所述转台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转台的顶面处开设有活动槽,另一个所述钳把上的所述转台套接在当前所述钳把上的所述活动槽内。优选的,所述铰柱的顶部呈倒圆台状结构,所述铰柱的底部呈圆柱体结构,所述铰柱顶部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钳把上的所述转台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柱顶部尺寸相匹配的锥孔,另一个所述钳把上的所述转台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柱底部尺寸相适配的销孔,所述铰柱的顶部与所述锥孔间隙配合,所述铰柱的底部插入到所述销孔内并与所述销孔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半套壳顶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弧形槽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半套壳与所述钳头紧密焊接。优选的,当两个所述钳头的侧端面向贴合时,两个所述半套壳组成完整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此时两个所述剪切刃的刃口触碰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扦插育苗钳,通过设置的夹持套,使得在拨动一对钳把的尾部使钳头部分对植株枝条进行夹取时,在半套壳内剪切刃的合拢下植株枝条被逐渐合拢的两个半套夹持并切断,接着握住钳把部分不放即可将夹持套直接插入到待扦插育苗的土壤中进行培育,达到植株枝条剪切后直接扦插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扦插育苗在剪切下植株枝条后需要再用次将剪切下的植株枝条进行扦插,费时费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剪切植株枝条前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剪切植株枝条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钳把;11、转台;111、活动槽;112、销孔;113、锥孔;12、铰柱;13、指槽;2、钳头;21、弧形槽;3、夹持套;31、半套壳;32、剪切刃;33、半夹套;4、植株枝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包括一对钳把1,每个钳把1均由把杆11和位于把杆11首端处的钳头12组成,把杆11与钳头12之间设置有转台13,两个钳把1通过铰柱14铰接,把杆11的顶面上开设有便于使用人员握持钳把1的指槽111,钳头12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中均设置有半套壳21,一对半套壳21组合成夹持套2,半套壳21内表面的底端位置处设有剪切刃22,半套壳21内表面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半夹套23。本实施例中,把杆11、钳头12以及转台13为一体成型结构,转台13的顶面处开设有活动槽131,另一个钳把1上的转台13套接在当前钳把1上的活动槽131内,使两个钳把1互相交错。具体的,铰柱14的顶部呈倒圆台状结构,铰柱14的底部呈圆柱体结构,铰柱14顶部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其中一个钳把1上的转台13上开设有与铰柱14顶部尺寸相匹配的锥孔133,另一个钳把1上的转台13上开设有与铰柱14底部尺寸相适配的销孔132,铰柱14的顶部与锥孔133间隙配合,铰柱14的底部插入到销孔132内并与销孔132过盈配合,使铰柱14的底部与销孔132紧配,达到将两个钳把1铰接在一起的目的并防止两个钳把1松动脱落。进一步的,半套壳21顶部的外表面与弧形槽121的内表面相贴合,半套壳21与钳头12紧密焊接,当两个钳头12的侧端面相贴合时,两个半套壳21组成完整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此时两个剪切刃22的刃口触碰在一起从而可将植株枝条3进行夹持并剪切。值得说明的是,半夹套23为海绵材料制成,可防止在夹持植株枝条3时将植株枝条3夹伤,当植株枝条3被夹持剪切后,通过将夹持有植株枝条3的夹持套2直接插入待扦插育苗的土壤中即可直接对植株枝条3进行扦插,接着反向拨动两个钳把1的尾端使两个钳头12在土壤中互相远离,此时再向上拔动钳把1即可使植株枝条3留在土壤内的同时将夹持套2从土壤中抽出。本技术的扦插育苗钳在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将一只手的大拇指和其余手指分别插入到两个钳把1上的指槽111中,然后通过控制手指的活动对钳把1进行拨动使两个钳把1绕铰柱14互相远离,此时两个钳把1首端的钳头12呈张开状态并使夹持套2分开成两个半夹套23,最后将两个半夹套23套接在需要剪切的植株枝条3处并拨动钳把1使两个钳把1互相靠近,此时两个钳头12的侧端面逐渐贴合,并使两个半套壳21逐渐合拢并组成完整的夹持套2,随着半夹套23的合拢,半夹套23上的剪切刃22的刃口触碰在一起从而将植株枝条3进行夹持并剪切,此时直接将带有植株枝条3的夹持套2直接插入待扦插育苗的土壤中即可直接对植株枝条3进行扦插,接着在夹持套2与植株枝条3均插入土壤内后,反向拨动两个钳把1的尾端使两个钳头12在土壤中互相远离,此时再向上拔动钳把1即可使植株枝条3留在土壤内的同时将夹持套2从土壤中抽出,以便继续植株枝条3的扦插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扦插育苗钳,包括一对钳把(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钳把(1)均由把杆(11)和位于所述把杆(11)首端处的钳头(12)组成,所述把杆(11)与所述钳头(12)之间设置有转台(13),两个所述钳把(1)通过铰柱(14)铰接,所述把杆(11)的顶面上开设有指槽(111),所述钳头(12)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21),所述弧形槽(121)中均设置有半套壳(21),一对所述半套壳(21)组合成夹持套(2),所述半套壳(21)内表面的底端位置处设有剪切刃(22),所述半套壳(21)内表面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半夹套(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扦插育苗钳,包括一对钳把(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钳把(1)均由把杆(11)和位于所述把杆(11)首端处的钳头(12)组成,所述把杆(11)与所述钳头(12)之间设置有转台(13),两个所述钳把(1)通过铰柱(14)铰接,所述把杆(11)的顶面上开设有指槽(111),所述钳头(12)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21),所述弧形槽(121)中均设置有半套壳(21),一对所述半套壳(21)组合成夹持套(2),所述半套壳(21)内表面的底端位置处设有剪切刃(22),所述半套壳(21)内表面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半夹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育苗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杆(11)、所述钳头(12)以及所述转台(13)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育苗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3)的顶面处开设有活动槽(131),另一个所述钳把(1)上的所述转台(13)套接在当前所述钳把(1)上的所述活动槽(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峰牛会歌韩镇山封开亮
申请(专利权)人:鄢陵县冬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