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包括固定片、对拉螺杆、限位铁线及螺帽,固定片是一块矩形铁板,固定片上设有四个固定孔,四个固定孔分为上下两排设置,对拉螺杆一端与固定片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的上排固定孔与下排固定孔之间的位置为对拉螺杆连接处,四根铁钉分别穿过四个固定孔将固定片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限位铁线垂直连接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靠近端部位置的外表面,螺帽套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的外螺纹上并可配合压模板装置锁紧模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可提高砼成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并解决外边梁模板胀模变形、爆模及因预留螺杆孔导致渗水、外侧梁上有反边难加固等问题。
Screw reinforcement with fixing piece for side formwork of outer beam of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侧梁侧模的加固件。
技术介绍
建筑外侧梁的模板加固方式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同时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形,选择正确的模板加固方式是确保质量的前提,目前外侧梁的加固方式有:全牙螺杆对拉加固、铁线对拉加固等。全牙螺杆加固受限于板厚影响,当板厚较大时,最大限度仅能从板底下100mm穿过加固,操作难度大且造成多数螺杆需要水平倾斜对拉加固,当浇筑混凝土后压力较大,模板侧压力随着变动,容易造成倾斜部位螺杆容胀模,混凝土表观不平整。外侧梁模板采用铁线对拉加固,操作是简便,但是铁线细小容易锈蚀不易做防腐处理,且铁线具有伸缩性,强度达不到要求,模板易变形,埋在外侧梁内的铁线孔生锈后容易渗水,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采用该螺杆加固件有效可提高砼成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并解决外边梁模板胀模变形、爆模及因预留螺杆孔导致渗水、外侧梁上有反边难加固等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包括固定片、对拉螺杆、限位铁线及螺帽,固定片是一块矩形铁板,固定片上设有四个固定孔,四个固定孔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上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下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对拉螺杆一端与固定片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的上排固定孔与下排固定孔之间的位置为对拉螺杆连接处,四根铁钉分别穿过四个固定孔将固定片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限位铁线垂直连接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靠近端部位置的外表面,螺帽套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的外螺纹上并可配合压模板装置锁紧模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对拉螺杆突出固定片的长度为L=b+150mm,其中b为梁的厚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对拉螺杆为全牙螺杆或非全牙螺杆,为非全牙螺杆时,远离固定片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与现有常规外边梁加固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经济性好:本技术结构制作简单,加固操作简捷,可单人操作加固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2.安装质量好:本技术安装时先用对拉螺杆穿过梁板侧模再用铁钉钉至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梁模板外侧再用山形扣及螺帽加固,该加固方法有效的保证了外侧模板的稳固性,提高了外侧梁的砼成型观感。3.防止外侧梁渗水:本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通过螺杆进行加固,螺杆与砼直接接触,避免了有空隙现象,浇筑完成后直接切断螺杆,确保外侧梁不渗水,提高施工质量。4.绿色节能:本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是采用带有四个固定孔的矩形铁片与螺杆加工时不符合模数的废弃螺杆焊接制作,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达到绿色节能施工的要求。5.质量保证:本技术在一端焊接限位铁线进行模板限位,加固拧紧时保证了梁外侧模板不向内变形。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的固定片、对拉螺杆、限位铁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小于6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小于6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立面图;图6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为600~8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为600~8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立面图;图8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为800~12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的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在建筑外侧梁截面为800~1200mm的模板加固运用立面图;附图标号说明:1-固定孔,2-固定片,3-对拉螺杆与固定片焊接处,4-对拉螺杆,5-限位铁线,6-螺帽,7-螺杆加固件,8-建筑外侧梁,9-板条,10-山形扣,11-模板,12-步步紧,13-方木,14-钢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简称“螺杆加固件”),包括固定片、对拉螺杆、限位铁线及螺帽。固定片是一块矩形铁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为一块长方形的铁板,固定片上设有四个固定孔,固定孔为Φ5mm的孔,四个固定孔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上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下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对拉螺杆可以采用加工剩余废弃的全牙螺杆,对拉螺杆突出固定片的长度为L=b+150mm,其中b为梁的厚度。对拉螺杆为全牙螺杆或非全牙螺杆,为非全牙螺杆时,远离固定片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对拉螺杆一端与固定片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的上排固定孔与下排固定孔之间的位置为对拉螺杆连接处,对拉螺杆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片中部固定连接。运用时四根铁钉分别穿过四个固定孔将固定片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限位铁线通过焊接方式垂直连接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靠近端部位置的外表面,本实施例在距离对拉螺杆端头约180mm位置焊接限位铁线进行限位模板。螺帽套在对拉螺杆远离固定片一端的外螺纹上并可配合压模板装置锁紧模板,本实施例压模板装置是模板外表面的钢管和压钢管的山形扣。实施过程:根据绑扎好的梁钢筋,达到装模施工条件时,使用本技术螺杆加固件从梁的内侧穿过打好孔的模板后,使用四根铁钉将固定片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表面及板底的方木内表面上,当梁截面在600mm以下时可采用图4、5的加固方式,上部采用对拉螺杆作为连接件,将山形扣与两根Φ48.3*3.6的钢管(弧形梁时采用Φ18mm的钢筋)在梁最外侧扣在一起后用螺帽拧紧形成牢固的侧模加固系统。底部则采用步步紧及方木配合将梁底模板夹紧加固。当梁截面在600~800mm时可采用图6、7的加固方式,即顶部采用对拉螺杆作为连接件,将蝴蝶扣与两根Φ48.3*3.6的钢管(弧形梁时采用Φ18mm的钢筋)在梁最外侧扣在一起后用螺帽拧紧形成牢固,中间采用加工剩余的模板边角料从梁中部斜撑至底部方条支撑龙骨,底部则采用步步紧及方木配合将梁底模板夹紧加固。当梁截面在800~1200mm时可采用图8、9的加固方式,即采用对拉螺杆作为连接件,将竖向龙骨、两根Φ48.3*3.6的钢管(弧形梁时采用Φ18mm的钢筋)、山形扣在梁最外侧扣在一起后用螺帽拧紧形成牢固,底部则采用步步紧及方木配合将梁底模板夹紧加固。本技术原理与对拉螺杆控制现浇混凝土产生压力一致,在运用本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技术要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片(2)、对拉螺杆(4)、限位铁线(5)及螺帽(6),固定片(2)是一块矩形铁板,固定片(2)上设有四个固定孔(1),四个固定孔(1)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上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1),下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1),对拉螺杆(4)一端与固定片(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2)的上排固定孔(1)与下排固定孔(1)之间的位置为对拉螺杆(4)连接处,四根铁钉分别穿过四个固定孔(1)将固定片(2)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限位铁线(5)垂直连接在对拉螺杆(4)远离固定片(2)一端靠近端部位置的外表面,螺帽(6)套在对拉螺杆(4)远离固定片(2)一端的外螺纹上并可配合压模板装置锁紧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侧梁侧模带固定片螺杆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片(2)、对拉螺杆(4)、限位铁线(5)及螺帽(6),固定片(2)是一块矩形铁板,固定片(2)上设有四个固定孔(1),四个固定孔(1)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上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1),下排固定孔设有两个固定孔(1),对拉螺杆(4)一端与固定片(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片(2)的上排固定孔(1)与下排固定孔(1)之间的位置为对拉螺杆(4)连接处,四根铁钉分别穿过四个固定孔(1)将固定片(2)直接固定在楼板的模板内侧表面或方木内侧表面上,限位铁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均滔,刘丹,莫荣知,罗适,韦联杰,黎莉,黄桂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