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继全专利>正文

全自动温控燃气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3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温控燃气空调,在机壳(1)下方有燃烧器(5),在机壳(1)内有换热器(3),其特征是: ①. 机壳(1)上开有百叶窗,换热器(3)由两端留通道与中间留通道的多层板间隔排列构成; ②. 在机壳(1)内的换热器(3)两侧安装有绝热层(4),在换热器(3)的上方有排废气管(2); ③. 机壳(1)的外部,一端安装有与燃烧器(5)相通的控制阀(6)(阀1、阀2),另一端与由电源电路、光控放大电路、温度指示输出电路、闪光声响电路和三个电磁阀(阀3、阀4、阀5)组成的电控室(7)连接,在电控室(7)上方有操作面板(8)。(*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天然气为热源的致热式调温装置,尤其是带有废气排放装置和电气控制电路的自控调温器。中国专利92218964.1公开了一种“燃气致热空调器”,它由壳体、板式换热器、燃烧器、送风机组成,它是以燃气为热源,燃气经燃烧器燃烧后进入板式换热器,在送风机作用下将暖气送出壳体,使室内温度升高。这种致热空调器不能将燃气中的有害气排除室外,遇上突然停气,不能自动关闭燃气通道,也没有报警装置,因此它使用不安全,燃气中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室内空气,影响人体健康。此外,这种调温器,不能任意选择所需室内温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气自控调温器,它不仅能将燃气中的废气排出室外,而且可任意选择所需温度,若遇突然停气,还可自动关闭燃气,并发出闪光声响报警信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壳下方有燃烧器,在机壳内有换热器的现有技术中,把机壳做成开有百叶窗的机壳,换热器由两端留通道与中间留通道的多层板间隔排列构成。在机壳内的换热器两侧安装绝热层,在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排废气管;在机壳的外部,一端安装与燃烧器相通的控制阀(6)(阀1、阀2),另一端与由电源电路、光控放大电路、温度指示输出电路、闪光声响电路和三个电磁阀(阀3、阀4、阀5)组成的电控室连接,在电控室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本技术在打开阀1后,天然气进入燃烧器,当按下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开关K1时,阀3得电。在打开点火开关K2后,燃气开始燃烧,燃气经燃烧后进入机壳内转变为热能。一部分热能经机壳的百叶窗扩散,一部分热能均匀分布在换热器上,热能沿换热器中通道循环上升。由于热能在机壳内停留时间较长,足以让更多的热量通过机壳百叶窗向室内散发,与室内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余下的废气通过排废气管排出室外。本技术通过温度指示输出电路选择所需室内温度,通过闪光声响电路对停气状态进行报警,通过光控放大电路对阀4、阀5及闪光声响电路进行调控,并实现中途断电能继续升温,来电后能自动转入自控的功能。采用上述方案,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具有恒温自控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电路图;图3是图1中阀门间的连接关系图;图4是图1的操作面板8图。在图1中,本技术由外壳1、排废气管2、换热器3、绝热层4、燃烧室5、控制阀6、电控室7、操作面板8组成。其中在外壳1内有换热器3,在换热器3两侧安装有绝热层4,在换热器3上有排废气管2,在外壳1下方有燃烧器5;机壳1外部,一端安装与燃烧器5相通的控制阀6(阀1和阀2),另一端与电控室7连接,在电控室7上方有操作面板8。由图1、图2可知电控室7由电源电路、光控放大电路、温度指示输出电路、闪光声响电路和三个电磁阀(阀3、阀4、阀5)组成,其中温度指示输出电路与光控放大电路并联在同一电源输出端(1、2),闪光声响电路连接在另一电源输出端(3、4),通过继电器J2触点与光控放大电路连接,结合图3可知阀3、阀4、阀5与同一电源输出端(A、N)连接;阀4、阀5还与温度指示输出电路、光控放大电路中的J1、J2连接,阀3一端与阀1连接,一端与燃烧器5中的点火开关K2连接。在图2中,温度指示输出电路由电阻(R0、R10、R15、R20、R25)、发光二极管(D0、D10、D15、D20、D25)、温度控制件T、继电器J1组成;其中电阻R与二极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件T连接,继电器J1一头与电阻R输入端连接,一头与转换开关K4连接。当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电阻限流,再通过二极管和温度控制件T到电源负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如室内温度为10℃时,D10通过T到负端,此时D0、D10发光,若室内温度为20℃时,D0、D10、D15、D20均发光。当室内温度仅有10℃,而所需温度为25℃,可将转换开关K4打到25℃档,本技术将进入工作,把天然气转为热能,使室内温度逐渐上升,直至室内温度上升到25℃。在图2中,光控放大电路由电阻R、发光二极管D2、光敏二极管D1、二极管D3、三极管(G1、G2、G3)、继电器J2和点火指示灯L2组成;其中R、D1、D2三极管G1、G2、G3组成放大电路,J2一头连接在电源正极端,一头连接在三极管G3的集电极上;在继电器J2上并联有二极管D3和点火指示灯L2。当有火光照在二极管D1时,G1导通,接着G2导通,G3深度饱和导通,发光管D2亮,使D1流过的电流增大,形成正反馈,保证可靠性,提高灵敏度,使G3可靠深度饱和,带动继电器J2动作,点火指示灯亮,二极管D3用来保护G3以防损坏。当断电时,因J2线圈中电流不突变,在G3集电极上产生一个比电源电压还高的反电压,这时反电压可通过D3钳位,让其反电压降至0.7V左右,有效地保护了G3不被损坏。在图2中,闪光声响电路由可调电阻RW、偏流电阻R1、电阻R2、降压电阻R3、电容(C1、C2)、三极管(G4、G5)、声响电路、闪光指示灯L3、报警按钮K3、继电器J2触点组成;其中G4集电极经电阻R2与G5基极连接,G4基极经电容C1与G5集电极连接,G4基极经R1和RW与G5发射极连接;声响电路一头与电源正端连接,一头与G4的发射极连接,在声响电路上串联有降压电阻R3;闪光指示灯L3串联在G4发电极与G5集电极之间,报警开关K3和继电器J2触点串联在电源正极端。当报警开关K3闭合时,电流通过J2常闭触点经过RW可调电阻,又通过R1向C1充电,C1上电压增加,使G4导通,此时G4集电极上电压为负,这一负电压通过R2加到G5基极使G5导通,闪光指示灯L3灯亮。由于G5导通,使C1上电压降低,G4截止,导致G5截止,L3灯灭。调RW的大小和C1的大小可改变闪光速度,使L3闪烁,达到闪光报警的目的。另一路电压通过R3降压送至声响电路发出声响报警。若需消除报警,只需按一下K3,将K3打开即可。结合图3、图4可知使用本技术时,先打开阀1,然后按下操作面板8上的电源开关K1,电源指示灯L1亮,这时阀3得电,阀4通过J2常闭触点的得电,阀3打开,阀4关闭(因J1为常开触点)。按下面板8上的点火开关K2,点火指示灯L2亮,光控电路中的J2得电动作,阀5的J2常开触点闭合,阀4的J2常闭触点打开,同时闪光电路中J2常闭触点打开。当将面板8上的温度转换开关K4设置到高于室温的任一档上时,温度指示输出电路中的J1断电,阀5的J1常闭接点闭合,阀5得电打开,同时阀4的J1常开触点仍开启,阀4断电打开。最后按下报警开关K3,使闪光声响电路中K3闭合,再打开阀2,燃气通过阀1、阀2、阀4、阀5或通过阀1、阀3、阀5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内温度逐渐上升,当室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温度指示输出电路中J1得电,阀4的J1常开触点闭合,阀4得电关闭,同时阀5的J1常闭接点打开,阀5断电关闭,燃气无法进入燃烧器5。此时,室内温度停止上升,直到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燃气再次燃烧,从而达到恒温的目的。在恒温过程中,若遇停电,燃气通过阀1、阀2、阀4、阀5进入燃烧室燃烧,不影响升温。在恒温过程中,若遇停气,光控放大电路中D1阻断,J2断电;闪光电路中被打开的J2常闭触点再次闭合,发出闪光声响报警,这时只要再按一下K3,K3被打开,报警消除。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全
申请(专利权)人:杨继全刘崇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