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49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工时、重量、成本等的消减并且能够加快基于干燥剂的吸湿速度并有效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的储液器。收容有干燥剂(M)的干燥剂容器(干燥剂收容部)(50)固定配置于流入口(15)的下侧且与该流入口(15)相对,干燥剂收容器(50)从上表面侧(上表面开口即流通口(61))接收从流入口(15)流入到罐(10)内的制冷剂而使该制冷剂向干燥剂容器的下方流下。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储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空调、室内空调、冷冻机等热泵式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储液器(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储液器,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等),其具有:有底圆筒状的罐,通过设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盖部件将该罐的上表面开口气密性地闭塞;与该罐的内径相比小径的笠状或倒立薄盆状的气液分离体;由上端部与流出口连结并下垂的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构造的流出管;过滤器,设于该流出管(的外管)的底部附近的,用于将液相制冷剂以及混入到液相制冷剂的油(冷冻机油)中所包含的异物捕捉/除去;以及内包有吸收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的干燥剂的袋等。导入至该储液器的制冷剂(气液2相制冷剂)与所述气液分离体碰撞而呈放射状扩散从而被分离为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包括油)沿着罐内周面移动而流下并滞留于罐下部,并且,气相制冷剂在形成于流出管中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气相制冷剂下送流路)下降,并在内管内空间上升而吸入到压缩机吸入侧从而进行循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2440号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器,具备:设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罐、一端侧与所述流出口连结另一端侧在所述罐内开口的流出管、以及收容有干燥剂的干燥剂收容部,所述储液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干燥剂收容部固定配置于所述流入口的下侧且与该流入口相对,所述干燥剂收容部从上表面侧接收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罐内的制冷剂并使该制冷剂向该干燥剂收容部的下方流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4 JP 2017-1943501.一种储液器,具备:设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罐、一端侧与所述流出口连结另一端侧在所述罐内开口的流出管、以及收容有干燥剂的干燥剂收容部,所述储液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剂收容部固定配置于所述流入口的下侧且与该流入口相对,所述干燥剂收容部从上表面侧接收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罐内的制冷剂并使该制冷剂向该干燥剂收容部的下方流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干燥剂收容部覆盖所述流出管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剂收容部由所述罐和所述流出管夹压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被接收到所述干燥剂收容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形成于所述干燥剂收容部的外周与所述罐的内周之间的间隙而向该干燥剂收容部的下方流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剂收容部具有上方开口的箱状保持部件和安装于该箱状保持部件的上表面开口的盖状按压部件,
在所述盖状按压部件设有流通口,该流通口用于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到所述罐内的制冷剂通过,并且用于使被接收到该干燥剂收容部内的制冷剂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侯史小泽武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