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在长期保管后也不发生表面处理剂的渗出、能防止包装材料的污染、进而不受保管期间影响而具有稳定的摩擦性能、滑移发生少且稳定的适合于收集构件的聚氨酯弹性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该复丝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由下述式求出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截面空隙面积率(%)=100×空隙部的面积/总截面积。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its winding body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氨酯弹性纤维、其绕纱体、及包含其的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弹性纤维、其绕纱体、及包含其的制品。
技术介绍
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高伸长率和优异的弹性特性。然而,聚氨酯聚合物为柔软且具有粘合性的原材料,因此在使用纱的制品的制造工序中,从绕纱体松解时的摩擦阻力、或导纱器、辊处的摩擦阻力所导致的断头、生产偏差等问题容易发生,特别是在长期保管后的使用中这些问题非常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知对纱赋予硅油等处理剂的方法。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报告了:为了解决松解性一天天地恶化,对聚氨酯弹性纤维赋予包含特定的平滑剂和松解性改良剂的处理剂的方法。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为了改善高温保管后的松解性,使用以特定量混合有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那样的特定成分的弹性纤维用处理剂。然而,对聚氨酯弹性纤维的表面赋予特定的表面处理剂的这些方法中,虽然能够暂时改善纤维表面的摩擦性,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保管中纱表面的处理剂移动,从而会引起包装材料的污染、经时保管中的摩擦性的变动。另外,将通过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夹在无纺布中而制造收集构件时,由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表面的处理剂的附着量不稳定,因此还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粘接性,在制品中纱会发生滑移(slipin)的问题。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湿式纺纱而制成扁平的氨纶(spandex),从而制造粘接性高的尿布用的收集构件。然而,除了其为生产率低的湿式纺纱这一既有问题之外,虽然通过使复丝的截面形成为扁平来提高粘接面积,但是与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技术同样地,表面的处理剂的附着状态不稳定,未能得到可以说滑移发生充分少的收集构件。如以上所述,为了得到改善了平滑性和摩擦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和滑移发生少的收集构件,迄今研究了向纤维表面赋予各种各样的表面处理剂的方法、使纤维截面形成为扁平的方法,但仅靠这些方法未能充分解决制品在仓库中保管之类的长期保管时由表面处理剂所导致的包装材料的污染、摩擦性的变动等问题、收集构件中的聚氨酯弹性纤维滑移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1131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125753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2-5195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在长期保管后也不发生表面处理剂的渗出、能防止包装材料的污染、进而不受保管期间影响而具有稳定的摩擦性能、滑移发生少且稳定的适合于收集构件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及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滑移发生少的收集构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结果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使构成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复丝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特定的值以上,从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述。[1]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为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该复丝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由下述式求出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截面空隙面积率(%)=空隙部的面积/总截面积×100[2]根据前述[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前述复丝的纤度为150dt以上且1300dt以下。[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前述复丝的纤度为150dt以上且900dt以下。[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构成前述复丝的单丝数为14条以上且140条以下。[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在前述复丝截面中,与以平均单丝直径作为直径的单丝的大小相比更大的前述空隙部存在至少1个,所述平均单丝直径是由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计算的。[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用德墨西亚试验机以200rpm的速度反复进行5000次将长度40mm的复丝拉伸至成为240mm的长度为止并再次恢复至40mm的操作时的单丝松动发生率为20%以下。[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前述单丝松动发生率为13%以下。[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相对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重量,碳数10~20的长链脂肪酸金属盐的含有率为0~0.2质量%。[9]一种绕纱体,其包含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10]根据前述[9]所述的绕纱体,其在牵伸3.0下的行进应力为0.075g/dt以上且0.130g/dt以下。[11]一种布帛,其包含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12]一种收集构件,其是将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夹在无纺布中而成的。[13]一种收集构件,其为包含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收集构件,在该收集构件中所含的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由下述式求出的、收集构件中所含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截面空隙面积率(%)=空隙部的面积/总截面积×100专利技术的效果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则即使在赋予了表面处理剂的情况下,在长期保管时也不易发生表面处理剂的移动,能够抑制包装材料的污染、经时的摩擦性的变动,因此即使在针织等高速使用时,也能够减少断头等故障的频率,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在收集构件中聚氨酯弹性纤维表面的表面处理剂的附着量也稳定,因此能够提供表面处理剂的附着不均或渗出所导致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滑移发生少的收集构件。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截面空隙面积率算出时的截面部分和空隙部分的复丝截面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L>2d时视作空隙部分的部分的复丝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L≤2d时视作空隙部分的部分的复丝截面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单丝松动状态的照片。图5为行进应力测定中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老化后的内层纱摇摆评价中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代表性的截面SEM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本实施方式为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该复丝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下述式所示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截面空隙面积率(%)=该空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该复丝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由下述式求出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n截面空隙面积率(%)=空隙部的面积/总截面积×10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8 JP 2017-2016911.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复丝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在该复丝的截面中,具有通过构成该复丝的单丝相互接触而划界的空隙部,在将该空隙部的面积与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的截面积合计所得的面积设为总截面积时,由下述式求出的截面空隙面积率为15%以上且60%以下,
截面空隙面积率(%)=空隙部的面积/总截面积×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所述复丝的纤度为150dt以上且1300dt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所述复丝的纤度为150dt以上且900dt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构成所述复丝的单丝数为14条以上且140条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在所述复丝截面中,与以平均单丝直径作为直径的单丝的大小相比更大的所述空隙部存在至少1个,所述平均单丝直径是由构成该复丝的全部单丝计算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其中,
用德墨西亚试验机以200rpm的速度反复进行5000次将长度40mm的复丝拉伸至成为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均,山本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